2025年7月1日,《货车类道路机动车辆产品上装委托加装管理实施细则》将正式施行。这一细则的出台,对货车改装行业将产生重大影响。
长期以来,货车非法改装现象屡禁不止,已成为行业顽疾。部分车主为了提升运输效率,私自加高、加长货厢,甚至使用劣质材料降低改装成本。这种行为不仅增加了安全风险,还为“大吨小标”、超载超限等违规行为提供了便利,严重扰乱了货运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实施细则》的实施,从生产源头对改装行为进行约束,明确主机厂对改装质量负全责,受托改装企业需具备正规资质且严禁转包业务。这将有效遏制非法改装行为,规范行业秩序,推动货车行业朝着更加安全、有序的方向发展。
● 配套了严厉的处罚措施
《细则》最鲜明的特征,是将“上装委托加装”纳入国家统一监管,并首次明确了“主机厂负全责”的责任体系:
生产端:主机厂成为产品质量和生产一致性的唯一责任主体,必须对受托改装企业开展严格评估,确保其具备合法资质、完善的质量体系和检验能力,且严禁转包。
流通端:合格证由主机厂统一发放,信息需标注“上装委托加装”及受托企业名称、地址,实现可追溯。
终端使用端:卡友购车时必须核对合格证信息,选择主机厂认证的合规改装点,否则将面临无法上牌、年检受阻甚至强制报废的风险。
工信部还配套了严厉的处罚措施:隐瞒或造假申请将被驳回且一年内禁申;产品一致性不达标或存在安全隐患将被责令停产停销、限期整改,严重者暂停合格证上传或禁止开展委托改装业务。
● 新规是一把“双刃剑”
过去,主机厂往往将上装环节“外包”给第三方改装厂,自己只负责底盘生产。但货车改装行业水平良莠不齐,改装质量难以保障,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新规实施后,主机厂必须对改装质量负全责。但与此同时,改装的成本必然上升,这些成本最终会部分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对卡友而言,新规是一把“双刃剑”:
有利的是,货车改装质量更有保障,安全隐患减少,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但购车和改装成本上升,非法改装车辆年检难度加大,部分用户可能因成本压力转向二手车或低合规车型。
● 编后语
《货车类道路机动车辆产品上装委托加装管理实施细则》的出台,是货运行业治理“顽疾”的关键一步。对于企业而言,合规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对于卡友而言,安全不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