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今年上半年中国装备制造行业持续低迷,产能过剩短期内难以化解,同质化竞争问题突出,企业生存发展压力加大;行业优化产能和优胜劣汰的趋势加大,一些持续亏损企业将会走向破产或重组,国内外领军企业正加速产业链整合。在政府引导下,装备制造业转型效果逐步凸显,新能源产业、服务型制造等逐步发展起来。但成功转型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把脉行业态势,7月10日,作为装备制造业的代表,谭旭光董事长在李克强总理主持的经济座谈会上,对装备制造业现状及未来发展向国家建言献策。
谭旭光认为应该将稳增长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希望政府能够针对当前装备制造业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更多地出台一些稳增长的政策措施,使企业在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中,实现转型升级。
而中国的装备制造业要想突出重围,还要抓住“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一带一路”战略、国际产能合作等机遇,坚定信心,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转型升级步伐,提升发展动力,推动企业从一般技术向核心技术转型、从投资拉动向投资消费双驱动转型、从国内发展向全球发展转型、从制造型企业向服务制造型企业转型。
要敢于“走出去”,在国际市场的舞台上提升竞争力;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一是要坚持开放式创新,将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充分利用好全球技术资源;二是要推进链合创新,立足产业链协同提升,打造行业整体竞争力;三是要引进创新人才,形成中国装备制造业人才集聚高地。
事实上,尽管面临的压力不小,潍柴一直在努力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在科技创新、降本增效、国际化经营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
上半年,潍柴推出技术领先、高效可靠的“智慧动力平台”,融合了全新WOS运营系统、全球研发共同体、优选全球供应链系统、全生命周期会员制专属服务系统等智慧结晶,实现了全球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并基于智慧动力平台,发布了WP13重型发动机、国Ⅵ轻型发动机等新产品。
降本增效一直是潍柴抓的重点工作,通过建立以项目为抓手、以考核为手段、以创新为动力、以文化为统领的管理模式,围绕采购、设计、制造、销售、管理,探索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价值链降本增效路径。
国际化经营也取得了不俗的业绩。海外并购企业总体经营向好,其中德国凯傲继续保持了较强盈利能力,法国博杜安扭亏为盈,意大利法拉帝逐步走上正轨。目前,海外业务占比已经超过30%以上,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 相关阅读:
注:本文为厂商投稿,目的是为给读者带来更为丰富的资源信息。卡车之家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