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国新能源市场渗透率不断攀升,其中轻卡作为城配运输主力军,电动化增速领跑细分市场,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行业共识逐渐明了:物流电动化已从“政策试验”转向“真需求落地”,但续航焦虑、场景适配性不足、TCO(全生命周期成本)失衡仍是横亘在规模化普及前的三座大山。
5月27日,江淮商用车给出破局答案,新能源轻卡全场景解决方案,多款车型同步亮相,这场以“场景定义产品”为核心的发布会,既是江淮商用车61年技术积淀的集中释放,亦是对行业痛点的精准拆解:通过全域场景定制化开发,覆盖冷链、快递运输、商超配送、市政、搬家运输、城际物流等八大细分场景,并宣布ES9-165度(续航500+公里)、ES9-140度等旗舰车型开启预售。
▎从技术驱动到场景价值
在“双碳”目标与物流行业智能化转型的双重背景下,新能源轻卡市场正从政策驱动转向需求驱动。
江汽集团商用车营销事业部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 余纪邦(主持工作)在致辞中表示:“江淮商用车始终秉承着“掌握底盘关键科技”的品牌DNA,以技术创新为引擎,打造底盘更好的高端智能卡车,铸就绿色物流价值新标杆,物流行业场景千变万化,唯有精准的满足需求方能成就用户的价值”。
为此,江淮提出“场景定义产品”理念,基于正向研发的纯电专属平台“新能1号”,通过电池、电机、电控技术的深度整合,构建了覆盖冷链、快递快运、商超配送、市政工程等场景的ES、EV、EK三大产品系列。
▎场景化产品矩阵实现全覆盖
从技术驱动的1.0,到政策驱动的2.0,再到市场驱动的3.0,随着市场渗透率的不断提升,江淮新能源轻卡率先迈上了场景驱动的4.0时代,江淮新能源轻卡通过坚持领先的单包电池技术的迭代与创新,电量实现了从60-165度的跨度,实现了城市、城郊、城际的运距全覆盖,也满足了仓到仓、仓到店的运输需求。
目前,江淮新能源轻卡已经形成了ES、EV、EK三大体系的产品矩阵,通过对大量客户持续调研和分析,进一步对产品迭代细分,聚焦冷链、快递快运、商超配送、团餐市政、搬家、城际、山区八大场景,匹配差异化技术方案。
冷链运输:可选ES9-120至165度车型搭载原厂保温箱体+温控系统,电量覆盖120-165度,满足冷库到门店的高时效需求,同时配备2C快充,可以实现快速补能。
快递快运:可选EV5 81度-103度车型,优化货箱容积,搭配宽轮距,提高货箱稳定性,同时采用三代扁线电机+气刹制,,主打分拨中心到网点的强时效性运输。
商超配送:可选ES6-100度至120度车型,车架采用直通梁高强钢结构,搭配气刹制动和楔式制动器,制动距离缩短20%,通过三级能量回收系统,续航增加18%。
市政团餐:可选ES3-64度至80度,匹配大双排座椅,快慢充,满足不同充电需求,同时可以预约充电,谷峰补能费用低。
搬家运输:可选EV3/EV5 61-103度,为了应对灵活的城配需求,采用1560mm窄后桥,搭配2090mm驾驶室,轻松下地库,同时匹配原厂低货台,装卸车更轻松。
城际物流:可选ES9-140度165度产品,配备单包大电池,满足运输距离远的需求,同时配备双枪快充,实现快速补能,2090mm行业最宽驾驶室,随时随地可以营造宽敞的休息空间。
山区重载:可选ES9/EV9-140度车型搭载两档变速箱+200kW峰值功率电机,爬坡扭矩提升50%,并配备自适应能量回收系统和宽刹车蹄片。
寒区定制版:匹配超级恒温控制技术使低温续航衰减减少15%,电池预热技术使得预热时间缩短30%,同时搭配独立暖风,加热速度更快。
▎品质验证与制造体系护航
江汽集团商用车营销事业部新能源营销产品策略部部长陆海平强调,场景化落地的底气来源于江淮商用车三大核心能力:
61年沉淀的技术底蕴:江淮商用车的车身系统全部实现自产自研,深研四代底盘,掌握核心科技,搭配领先的三电系统以及智能网联生态、智能智驾系统,以技术为核心,实现破局。
严苛验证体系:江淮新能源通过中汽中心六维电安全测试(机械安全、热安全、电气安全等),成为业内首款取得该认证的新能源轻卡。同时, 依托亚洲首条三圆弧高环跑道,完成动力、耐久性、NVH等全维度测试,实现不把市场当试验品的品质验证:
世界级卡车制造基地:总投资55亿元的智能制造基地,配备了高效的自动化生产线,实现驾驶室、底盘等核心部件自研自产,2024年获评“汽车行业碳中和工厂”。
为验证产品极限性能,江淮新能源同步启动“新能源轻卡极限挑战赛”,涵盖高寒(海拉尔)、高热(吐鲁番)、高湿(深圳)、山区(成都龙泉山)等极端环境测试,并计划在全国30余城开展场景化路演。 同时,宣布ES9 140度版正式开启上市销售,ES9 165度版同步开启预售。
此次发布的不仅是产品,更是一套“技术+场景+服务”的生态闭环。江淮新能源宣布将联合合作伙伴推出金融方案(全系2年0息)、全天候服务体系,并通过“卡友APP”提供车辆管理、预约充电等数字化服务。
▎结语:
在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逐渐突破的关键节点,江淮以“场景化”为矛,试图打破同质化竞争僵局。其技术底气与生态布局,或将为物流行业提供一条“高效创富”与“低碳转型”兼得的路径。而这场“绿色革命”,能否真正改写行业生态?答案或许藏在后续的销量数据与用户口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