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召开会议,就零公里二手车进行研究,有两家车企被点名书面“汇报”。长城魏建军刚在节目里爆料,商务部就立即下发会议通知讨论这个事情,反应可谓是很快了。
而其实很多行业外的人不知道,商用车行业零公里二手车现象也很普遍。
什么是0公里二手车?
所谓“0公里二手车”,指新车上完牌照完成了注册,明明是刚出厂的新车,却已经顶着二手车的名号在市场上流通。
这些车实际一公里都没跑过,甚至可能连方向盘保护膜都没撕,座椅塑料套都还包着,就被打包甩给二手车商,转手出现在江西高安、山东梁山等二手车市场内交易。
估计不少业内的人要问,厂家这么做图啥?
究其原因,可以说是多方博弈下的畸形产物。
从车企来说,厂家要抢市场,又要保价格体系,只有“零公里二手车”可以实现漂亮的销量数据,并以此来维持资本市场的信心,也可以让消费者放心。
但倒霉的是谁?
只能是全国各地买断产品的经销商们。
最后,为了实现资金快速回流,经销商们最后只能亏本卖给二手车商。
这两天甚嚣尘上的某乘用车企经销商暴雷事件,其实在商用车行业也屡见不鲜。比如,安徽蚌埠最大的某品牌的经销商暴雷,当地的二网以及很多用户的保证金就打了水漂。据了解,目前官司还在扯皮。
虽然可能经销商暴雷不单纯是因为买断行为,但不可否认的是,买断已经严重威胁了很多经销商们生存的根基。
尤其是商用车行业经历过疯狂的销量高峰期之后,利益链上的各方已经不满足如今持续低迷的市场。
当然,对于用户来说,二手车虽说不如新车好听,但以二手的价格买到零公里的新车,也确实得到了极大的实惠。以一辆以6×4牵引车为例,新车可能落地价需要四十多万,但买零公里二手车三十多万就行了。
综上,这就是为什么我说的这是多方博弈下的畸形产物。
此次,商务部召开会议约谈相关企业,我想,会议也应该延申到商用车行业来。
(其实,除了“零公里二手车”,还有“零公里报废车”,这又是另一个行业秘辛,下次有机会再给大家简单聊一聊这个。)
小结:
“零公里二手车”本质是行业产能过剩与考核机制错配的产物。当主机厂将“批发量”等同于“市场占有率”,这场数字游戏终将以透支行业信用为代价。破解困局需要重构评价体系——从关注“车有没有出库”转向“车有没有上路”。(文/高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