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原创】又出事了!2020年4月13日6时许,国道104线福建省罗源县段内发生一起严重货车交通事故,造成货车驾驶员及群众共9人死亡、8人受伤。据官方通报称,事故原因系重载车辆刹车失灵。
9人死亡,8人受伤,数十个家庭因此而受牵连。为什么此类悲剧会不断地上演?难道教训还不够吗?
▎悲剧! 车辆刹车失灵
据悉,在4月13日6时许,104国道罗源渡头段,一部车牌号为闽A5K***重型半挂牵引车运载水泥管桩,遇长下坡路段刹车失灵、车辆失控后偏离主车道,侧翻撞上路边2栋民房,造成货车驾驶员及群众共9人死亡、8人受伤。
This is a modal window.
事故发生后,福州市、罗源县有关方面赶赴现场组织救援和处理事故,全力组织伤员救治。事故调查和其他善后工作正在进行中。
据当地村民反应,此处恰为当地早市,如果是高峰期后果将更不堪设想。另外,在事件关联新闻中,我们看到一则这样的信息。“该道路从去年通车到现在,已发生四次事故,之前三次,人都没事。”有村民向当地交管部门反映过情况,“这条路太窄了,转弯很急还是下坡。”
▎长下坡路段 为何事故频发?
长下坡路段,为何事故频发?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刹车失灵所致,正如2018年兰州南重大交通事故的原因一样,刹车失灵所致。提起刹车失灵,我相信每一个老司机都有发言权,一直以来,重载刹车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安全隐患。
刹车失灵热衰退!不得不提。现阶段,大中型货车基本上都采用气压式制动系统,鼓刹居多。当然,盘式制动也有热衰退现象但相比鼓刹而言相对要好很多。
鼓刹普遍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卡车上,可以为车辆提供强大的制动效能,但最大弊端有两点:一是,气压式制动系统长期高频制动后容易缺气,一旦缺气基本失去制动力并且离合助力变重,换挡困难。二是,长时间长距离制动,会出现严重的热衰退现象,从而诱发制动力不足,刹车失灵的现象。
配图非事发地
再回到正题,在福建罗源的这种长下坡路段,刹车失灵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所致呢?
目前据最新发布的消息来看:经查,事发路段坡度1%,坡长3.7公里,事发时肇事货车行驶速度96公里/小时以上,实际车货总质量82.28吨,车辆变速器处于“空挡”位置,未见制动痕迹。初步分析,肇事货车严重超载,行经连续长下坡时空挡滑行,造成制动热衰退,导致车辆失控肇事。
当然,据分析,“空挡”可能是发现刹车失灵后,驾驶员想通过降档来降低车速,但是车速过快的情况下,摘挡之后很难再挂进去。
可以判断,在下坡的过程中,驾驶员自身犯了两个致命的错误,一是错误的操作习惯,超载且下坡空挡;二是车辆可能涉及频繁制动,导致刹车失效。加之此条道路并无避险车道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下坡重车超载,且中途出现空挡,这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诱因,这样的操作不应该出现在老司机的身上。下坡的过程中,由于重力的作用,速度会越来越快,在没有发动机牵制下的汽车,只有依靠频繁刹车来降低车速,从而增加刹车出现热衰退风险。
从上面的通报来看,基本猜测是车辆严重超载且涉及频繁刹车导致的热衰退现象出现,从而诱发悲剧的发生。因为从通报来看,超载货车行驶速度96公里/小时以上,实际车货总质量82.28吨,这样的情况下再好的刹车也刹不住,更何况现场未见明显制动痕迹,判断出事时刹车已经失效。
至于是车辆直接空挡滑行还是因为抢挡抢不进而出现的空挡,我们暂不过多猜测,最终结果以官方通报的最终调查情况为主。但是,我们有必要再和大家讨论一下行车安全方面的话题。
▎长下坡路段 第一时间想到什么?
人在面临危险的时候都会呈现出防御姿态,开车也是如此。一般老司机,在途径这段路程的时候都会非常重视,并且心理上会自然反应一般提醒自己:这段路非常危险,不能掉以轻心。
不管“刹车大王”还是“辅助制动”,在这种路段下,警惕的心理和谨慎的操作才是最重要的。正如,诸多长下坡路段都会设计各种“提示降挡”、“严禁空挡”、“抵挡下坡”一类的警示。
其实,这些警示无一例外都在提醒重车下坡,低挡低速行驶的必要性。长下坡路段,低挡位行驶可以利用发动机的牵阻力对车速进行一定的压制,并且,低速状态下可降低刹车的使用频次,降低鼓刹系统的热衰退风险。
无论如何,重载下坡慢一点,才离安全更近一点。切记,绝对不要空挡滑行下坡。
▎辅助制动 为安全加一道保障
前文,我们提到淋水工作异常也会诱发刹车失效。的确如此,在过去技术资源匮乏的年代,淋水器以偏方的形式出现在西南地区各大卡车之上,至今依然占据了很大的市场比例。
但是,淋水器也是双刃剑,虽然缓解了刹车热衰退现象,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麻痹了司机本应该更加警惕的心理。同时,在冬季也容易导致路面结冰,淋水路面摩擦系数降低等问题。
当然,在没有更好的技术替代之前,淋水器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重载车辆刹车过热的问题。但是,现如今有更好的技术来解决刹车问题吗?当然是有的。
比如发动机缸内制动:大马力车型普及的同时也让发动机缸内制动逐渐成为了一项标配,可以为车辆施加一定的制动力矩。此前,也有很多老观念认为缸内制动会“憋坏”发动机,其实并非如此,放心大胆的使用,正常操作不会对发动机造成影响。
比如液力缓速器:液力缓速器当今西南地区几乎必选的配置之一。从十年前的液力缓速器在国内小批量装车测试,到如今成为各大品牌重型卡车的选配功能之一,显然它已经得到了大众的认可,无磨损持续制动也极大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与运营效率。
参考阅读:选装液缓到底值吗? 看完这三点再判断
液缓贵不贵?对我们目前大多数卡友而言,前期购置成为略有增加,但是如果按一辆车的生命周期来计算,相对来说,创造的收益是大于传统淋水器的。目前,经过企业与缓速器供应商的共同协同、优化成本,液缓价格下探了不少,基本进口缓速器品牌价格大致在2-2.8万元左右。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只要能够提升安全性,这些钱真不算贵。
虽然,现阶段福建罗源重大交通事故的详细原因正在进一步的调查之中,但是有一些点我们也可以深思一下。无论,车辆的配置再好,辅助制动装备再先进,就能“任性而为”吗?安全我们真的放在心上了吗?
● 编后语:
每次看到此类事件,我们都在想如果当时车别超载也许会避免悲剧,如果放坡车速慢一点,如果那天没有出车,如果...其实,如果都是发生在事后,说再多的如果也改变不了结局。开车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谨慎的操作,别逞强也好胜!更别超载!(文/图 苟祖胜)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