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访领跑汽车朱江明 电动车未来更加智能

访领跑汽车朱江明 电动车未来更加智能

 ̄半天雲

2017-12-18

第一电动网:首先感谢各位媒体老师到我们现场,非常欢迎今天我们请到零跑汽车的董事长朱江明先生来到我们经验交流会的现场。那么我们一会儿的流程是先请朱总简要的介绍一下自己和在做的事业。刚刚可能会上大家也听了一部分。然后再请媒体朋友提问,请大家在提问之前,先亲自报一下家门,谢谢。

那朱总,请您先简要的说一下。

朱江明:首先我做一个自我介绍。因为我们零跑科技成立到现在是两年多时间了。那么在这两年多的时间,我们也做了一些成绩。就是说,这两年时间,我们还是全心的把产品做好,把基础打扎实。那么我们在11月10号,我们也发布了第一款量产车。同时也发布了我们很多核心的零部件。所以我们目标就是在2019年初,我们的车能够交付到我们的客户手中,能够是实现我们的第一步。

第一电动网:好,那现在大家可以开始提问。朱总,我是第一电动网这边,也是今天的主办方。所以我就想先向你提问。大约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是前段时间咱们也发了新车,然后也有融资的消息。然后是想请您介绍一下,我们最新的一些各方面量产的近况的消息。包括工厂、团队融资等等方面。我先问第一个问题吧。

访领跑汽车朱江明 电动车未来更加智能
零跑汽车的董事长朱江明

朱江明:好,那我们就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我们整个进度的话,就是从我们自己来看,或者业内来看,都是相当快的,我们成立两年多的时间,我们就发布了一款量产的汽车。同时的话就是说,也得到了很多人士的好评。就是从产品的性能、质感,以及就是说我们对产品的定位,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比较好的一个效果。同时的话,我们也得到了一些专家和领导的认可。包括我们当地的领导,国家的领导,以及就是说,包含业内的专家,包括我们电动汽车百人会的陈清泰理事长。那么在杭州会议期间,花了两个半小时,对我们公司进行调研。那么也给了我们非常好的评价。就是认为说,我们新的进入的企业里面,基础还是做的非常扎实的。也包括像中国汽车工程协会的付于武,也亲临我们公司考察。对我们也是赞赏有加。

另外的话就是,近期可能大家也看到了,我们跟红杉资本也有一个签约。我们认为在很多的投资团队里面,红杉资本的几位,就是汽车专业的投资人是非常专业的,就是通过对我们的了解以后,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尽职调查,以及最终达成的协议。我们在12月4号的互联网大会上,我们做了整个签约仪式。包括沈南鹏本人亲自参加,跟我一起亲自参加签约。这个在投资领域里面,也是非常罕见的,也充分说明对我们前期所做出这些成绩的认同。

当然,今天我也在会上讲,我们认为就是说,汽车行业就是一个,还是一个就是说,不纯纯是一个机械的行业,更多的是机电一体化,甚至说电子成分已经超越机械部分。就是一个电子的,作为一个智能电动汽车,它是一个电子成分非常多的一个电子产品。那么这个本身也是就是说,跟我们原来所从事的行业是完全一样的。无非就是说产品的品类不一样。因为我们以前也主要是从事电子产品的研发、制造。以及整个供应链体系,所以我们觉得,进入这个行业,并不是很陌生。也是一个可以熟门熟路,可以快速进入状态的一个公司。

第一电动网:好,朱总,我接着您刚刚介绍的再追问一下。因为刚刚你说到的电子化会在以后的汽车部分里面占到绝大多数。但是可能它要达到一个汽车级的标准,还是会有很高的要求。我们是怎么去实现说,我们现在所做的原来的一些电子化的基础,去达到汽车级的要求。是我们现在团队里面,会引入这样的人才,还是我们会引入一些外部的合作的一些成熟的企业来做这样的,把我们的产品最终量化,达到汽车稳定、一致性这样的一个标准的程度呢?

朱江明:我们觉得这个要分两方面来讲,确实就是说这是一个矛盾体。确实汽车需要非常高的安全性,那对于这个安全性的追求,包括对一些比如说各种恶劣的环境,包括高温、低温、震动,以及就是说,它的一些电磁兼容干扰等等。这个在汽车里面,汽车电子是一个非常恶劣的环境。所以我们就是说,需要做更多的实验,来达到这个目标,把产品的每个零部件的可靠性、稳定性做好,这个需要时间。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是采用,有一些部分。就是比如说非常核心的零部件,比如说ESC,比如说现在的电子稳定系统和自动刹车系统,以及现在的EPS,就是自动转向系统等等。那么这些就是核心的零部件,我们都是采用这种合作的方式,来充分保证整体的安全性。

那么,当然就是说车内的很多车载的娱乐系统,以及就是说一些跟安全性、相关性不大的一些产品,我们也需要快速的切入市场的话,我们也还是要去激进的一些方式,就是说来快速的达到量产,不然的话,像原来传统的汽车的话,我今天也在会上讲了,这个产业链非常的长,就是从芯片厂家,到我们的零部件,再到装机,都起码要七到八年的时间。那么我们的电子设备的更新是非常快的,就像我们手机似的。每一年我们都是有一款新品推出来的,每一款新品推出来,性能就提升了很多。如果我们用五年前的这种芯片,这种性能来做现在的汽车的话,那我们大家都在说,汽车未来是一个移动的终端。那么你的终端就是说,你做出来以后,比如说跟手机相比。因为我们现在很多手机都是放在车上,做为主要的一个通信手段。那么将来我们车载的东西,如果说跟手机相比,就是有很大的差距,它的性能上的话。我们照样就是说不会去用车载的东西。所以我们一定要去解决这个矛盾,要缩短它的周期。而且这个比如说你车载的互联系统的话,它本身对安全性,不造成你非常大的一个问题。所以我们只有就是说,就选择的就是说,有一些东西,有一些产品,比如说车记互联、导航。那么这些东西的话,我们自己去自研。能够就是说,能够非常接近比如说类似于像手机这样终端的研发的进度和更新的速度。只有这样的话,你才可以说是真正的汽车将来是一个办公终端,娱乐的终端。这才是真正就是大家所展望的,目前达到未来预期的一个产品。

第一电动网:大家自由提问就可以了。

中国证券报:朱总,我是《中国证券报》的记者。刚才您在大上讲的慢充的那个,我比较感兴趣,我想请您能不能再谈一下,就是您刚才讲到说,快充现在大概成本是几万块?

朱江明:至少是三万以上。

中国证券报:三万以上。那么慢充可能就是几百块,您刚才讲。

朱江明:是。

中国证券报:我想请您具体再讲一讲这个成本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说,它慢充的可执行性到底是有怎么样的一个情况。

朱江明:因为我觉得做慢充这个就是,因为快充的话,它是需要转化。比如说我们要快充,就是最起码目前我们国家的标准可能要将近30千瓦。就是30千瓦的话,它是一个DCDC的一个转换器。就是从AC到DC的一个转换器。这个的话,确实就是需要比较高的成本。那么这样的话就是说,比如说初期投资来讲,比如说你每一个桩,你要花比如说30万块钱。然后的话就是你,比如说30个亿的投资,你就可以做一万个。那如果说,每一个桩从三万块钱变成了三百块钱,那么就是说,你的桩就可以做,现在就是300万个。那么有了300万个这样的基数的话,那么对于我们汽车来说,大家感觉整个就是那种焦虑感没有了。而且就是说,你哪怕是快充,哪怕是你把这半个小时充满,那么你把汽车停在充电桩的位置去充电的时候,我们也很无聊。每个人就是说你去干吗呢?你到远处去喝咖啡,还是说我坐在车上无聊?这个也是一个对一个体验是非常不好的。那么,如果说我们有了慢充,在每一个停车位上,都有一个充电装置,就像我们的手机的充电宝一样。就是说我只要一旦停下,我如果说有需求,我就把这个插头拎出来插进去,那就完事了,是吧?那么这样的话,每一个的焦虑感就没有了,大家会续航的要求,也不一定是400公里、600公里,可能有200公里也行。因为如果说我只是这个城市内使用的话,做为一个代步工具的话,那么我们可能就是说,不需要有那种我一定就要600公里。

因为随着电量的增加,自身的电池的重量。因为电池重量增加了,你整车的重要就增加的,整车重量增加了,这个结构就要更强。那么他的这个重量又增加了。到一定的阶段的话,你就是说电池增加,续航也不会增加了。因为本身的重量已经达到平衡了。如果说大家一味的去强调那一个的话,就是续航里程的话,我觉得大家好像现在都在比拼。首先就是说,很多人问我,你的车续航里程是多少?好像就是大家把这个续航里程高的,就认为是一个技术的先进。实际上这是一个成本问题,这是一个适不适合的问题。不是说是一个技术问题。所以我们还是需要就是说,让这个社会去强调,怎么样让每一个位置都可以有充电的。我们也可以比如说国家每年拿出上千亿的钱来补贴这个新能源汽车。那可能国家拿出几百亿的钱,就把这个事情做完了。我们如果说没有任何补贴,大家都觉得很乐意直接就是说,只要这个设施充分了,完善了,车的普及就快了。这是一方面。

另外的话就是说,那么去投资做这一件事情的话,你本身就是说从去投资这件事情的话,它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比如说它只要有差价,去做这件事情的话,也是有收益的。而且就是说,比如说波谷量是非常便宜的。这个从中间比如说,你去做这个设施的人,每一度电比如说有三分钱、五分钱的收益,拿到最终是很可观的。所以这个模式就是,对推动整个电动汽车行业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记者:朱总我说两句。您对换电这个咱们有没有关注,或者有没有考虑,或者压根就不考虑。

朱江明:我们目前就是,对我们公司来讲,是没有做这方面的考虑。因为毕竟这个就是说,它对技术的要求是挺高的。因为每一块电池这个,现在的电量越来越高,对起步现在至少也是要30度电。这个说少了大家都觉得难为情了,那30度就是一个电池包的话,基本上就是在250到300公斤,那已经是最轻了。那么你这么大的一个东西,你就不断的卸上卸下,你的固定螺丝,你接触的触点,经过不断的这样的来回的话,实际上就是对寿命。而且就是说,你换电也有时候有焦虑,我不是说到了完全用完了才那样。那么可能你用到30%、40%,这个时间就已经有点急了,我就要去换电了。那么这意味着你换电的频率是高于你的总电量。你可能就是说,比如说你的电池是60度电,可能你只能用40度电,有20度电的时候,我就已经紧张了。很多人就说,我去换电了。那他也不是一个充分的利用。

中新社:朱总,我这边是中新社视频部的。我想问您一下,做为国产新能源车来说,它是不更加注重人工智能的搭载和研发?

朱江明:应该讲就是,人工智能的话,整个技术的发展,目前中国相对来说是非常快的。是走在全球的前列。因为很多在硅谷的人工智能的一些开发者,或者是前期的一些专家。你比如像李菲菲,吴恩达,做为斯坦福里面,就是说研究人工智能都是第一梯队的席位的大佬,都是中国人。所以中国本身在人工智能的研究方面,是比较超前的。

第二个,中国人还是比较敢于去尝试的。包括我们的支付,电子支付。那也是走在别人的前面。那唯一的就是说,我们可能更大胆。就是说更多的有人去创新,去尝试。所以中国就是走在比较前面。那么目前整个人工智能这一块来说,比如说包括从人脸识别,那么中国有非常多的公司。像Face++、商汤科技、依图等等。那当然也包括我们自己的母公司大华股份,也在去年我们拿了两个人工智能的第一。因为我们大华做安防,每年就是提供4000万个摄象头。本身对于人工智能来说,它是一个入口。相当于我们是最有需求,要把视频的都是,要把它识别出来。所以就是本身这一块,因为应用推动了技术的发展,这是一定的。只有充分的应用,我有一个比较高精班的同学,他说的。就说所有的东西要通过临床,最终才会说是你是越做越好。那么你有了更多的实践,就是说你去推动,有这个需求,去推动这个技术的不断的往前发展。所以中国的人工智能,一定是走在全球的最前面,这个是毫无疑问的,甚至说,比IT产业会走得更好一些。因为前期是信息化的时代的话,早期成功的企业,比如说英特尔、IBM、微软。这是第一波的浪潮,就是信息化时代。所以他们是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这个。但是到了互联网时代,那么借助于IT作为巩固,通过互联网的模式做创新。包括像淘宝、腾讯。那么BAT这个,至少中国可能要比原来信息化时代又前进了一步。那么再新的一波浪潮,就是人工智能。我想在中国的土壤上,那肯定更加的在全球占主导地位。所以就是说在智能驾驶、自动驾驶这一块,我相信中国也一定会走在全球的前列。

记者4:能大概详细的说一下,目前人工智能在应用方面。

朱江明:在应用方面的话,我们第一步就是说,产品就是,我们第一次在11月10号发布的产品上,我们在产品上就包括我们的自动泊车,包括我们的辅助驾驶。这些都已经完全产品化。那么我们目标是在我们2018年年底我们量产的车上,我们目标是要达到L3级别的自动驾驶的功能。

因为我们的整个研发的话,还是完全采用自主的方式。就是包括从视觉的感知,到整体的算法再到控制,是一条完整的链。刚刚讲的,我们比如跟大陆合作,就是说采用了他们的ESC,来做比如说刹车的控制。我们借助了一些别的零部件的厂家的EPS就作为自动转向。因为对一个自动驾驶来讲,首先就是说,一个是油门是比较容易控制的。因为是电子的。一个是刹车,第三个是转向。这三个东西本来是靠人控制的,那么现在要交付给机器,要它去执行。那么这三个就是作为一个跟机械相关的,就是这个是基础。有了这个基础以后,那在辅助这些视觉、雷达这些装置,来进行控制,来分步的实现从辅助驾驶。比如说低速跟随,最终完全的到L4、L5级别的,完全的自动驾驶。这一个是有个过程。当然这个过程要多久,我想谁也不知道。但是应该不会很远。至少这种技术上绝对是没有问题的,无非是一个时间问题。

美通社:朱总您好,我是来自美通社,然后今天给你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回到咱们的汽车产业,您刚才也说到,说咱们11月上线的新车。然后面对国际的这些汽车巨头,他们也纷纷开始转向新能源汽车。那么对于品牌打造方面的话,他可能会比国有的汽车行业会更加的成熟。那么您对于汽车整个的,新能源汽车的品牌的打造,您是在未来三年到五年有一个什么样预期?甚至说能够如何获得消费者的认知,然后拉动咱们的业绩,像这样的。

朱江明:我想就是对品牌来讲,产品就是昨天咱们夜话里面也有很多人讲,就是说产品就等于品牌。产品就等于客户,产生是等于一切。就是只有你的产品好了,你才能把这个东西,所有的东西竖起来。那么刚才讲的,确实国外很多巨头目前从资金、品牌、客户,各个方面都占据很大的优势。但是这个也不一定就是说,新兴就完全没有个机会。因为手机行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始终说,现在中国的电动汽车行业,目的的状况就等于在2006年、2007年那时候的手机行业的时代。那个时候智能手机才刚刚诞生,大家觉得触屏来代替按键,大家觉得这个可行吗?很不方便。你的拨号,你比如说拨几个号码,从屏幕上拨,一定是没有按键上拨来的方便。但是因为有了很多新功能的加入。你比如说它可以收发邮件,它可以有微信功能,它可以有很多的文字处理功能等等,赋予了它一个电脑的功能,大家才逐步的接受。包括也有类似于像苹果这样的公司来全力的推动,那么这个产品逐步的往智能化方向发展。

那么在那个年代的话,很多深圳的厂家,我们也看到一拨一拨的,原来深圳号称有500万大军,在整个下一个市场做智能手机。都是家庭工厂,它是生产主板,它是生产壳子,它是生产包装。然后可以套餐。就是这个客户要500台,要什么主板的,就跟原来的电脑实际上也经历这个过程,就是兼容机的时代。那么收手机也经历过那个时代。最终的话,慢慢慢慢的大浪淘沙,最终由几百家,就变成了一百家。由一百家变成几十家,由几十家变成了几家。目前我信心,能够叫得出品牌的,可能也就十多家。真正有量的可能也就是前五家,在中国。或者全球也就那么多。所以这个过程的话,我想跟现在电动汽车的时代是一样的。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能够生产的厂家,更多的就是把基础、实力、架构打好。因为我们原来跟华为接触也很多,当初很清楚。以前华为他更多的智能手机,以采用OEM的方式,ODM的方式、富士康或者什么,找几款用用就算了。那么一旦他决心进入智能手机行业的时候,就浩浩荡荡集结了五、六千人。就开始集结团队做这个事情。所以要做一个产业,要做起来,我觉得还是首先要做基础。你要把基本功练扎实,慢慢的来。因为那个时代,可能就是像深圳的很多厂家,就是说表面是很风光,它量也非常大。这些做这个手机速度也很快。反正是拿来主义,就是说排列组合,就是做产品,没有真正去打基础。所以,我想我们要做智能电动汽车,也是首先要把基础,核心零部件的能力建立起来。有了这个以后才可以。

我刚刚也在会上讲,我们不是说是完全特斯拉绝对是正确的,但是在它的技术思路上,我们觉得我跟他们是比较近的。我们就是说需要有自己的核心零部件的自制能力,特斯拉也一样,就是他的电池包,全部自己做的。动力总成、驱动系统、整车控制系统、车记仪表,还有它的互联系统,它的大家比较有印象的就是大屏。所以这些东西,他是自制的。相当于就是说,自己比较有可控,而且自己的连接,互相的协同、配合更加方便。而且更新换代的整个节奏,也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可以说该快的快,该慢的慢。这个比较方便。所以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我觉得特斯拉的模式是正确的,我们要学习他这种模式。那至于别的各个方面,我觉得我们中国的企业,需要有中国自己的一些特色,去怎么样跟他们竞争,去达成我们的目标。但全球化的话,做为我们来讲,也是一个从开始建立公司就完全是这样的。我们从人才的结构,包括从我们市场人员的结构,从财务、各个法务等等。就是各个方面就是说我们人才的结构就是按照将来全球化的这种方向去布局。但是我们始终认为研发,我们认为中国是OK的,成本它的性价比,中国人的研发是最优秀的,也是就是说我们能够跟这些国外企业去竞争的话,这个是我们中国最大的一个红利。这个红利就是说你比如说现在在硅谷,那么一个研发人员的工资,包括他的办公成本预计就是30万美金,25到30万美金,就是这个水平。但是中国可能就是说,也就是50万人民币,如果同样水平和能力的人,可能也就搞定了。所以这个就是说我们目前所有的一些红利,不然的话你说大家都高大上,我在硅谷有研发中心,我也在意大利有造型设计中心,我在日本有内饰中心,等等。我觉得就是这个不见得,因为中国通过这么多年的制造业的发展,以及有这么多的海外的公司近在中国,设研发中心,已经培养了非常多的人,应该讲就是说我们在各个别的一些行业,包括像通讯行业,包括家电行业,我们的中国产品的市场,全球市场占有率非常高。这也充分说明就是,要很自信的说中国的技术能力是OK的。

财经网:朱总你好,我是财经网记者,我现在有一个技术的问题想跟您请教一下,就是关于电子控制系统这块,就是商品传统的燃油汽车和咱们未来面向未来的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汽车,这个技术方面会有一个更高的要求吗?

朱江明:在这个方面应该讲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传统燃油车它的控制相对要难控制一些,因为它是内燃机。它的整个控制就说是,不是说你这个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就是说它的这个是一个,怎么说呢,通俗一点讲可能它相当于是一个模拟系统。就是不完是全数字,数字系统就是比如你进去一,可能出来就是二,这个是完全是确定的。那个就是你一脚油门下去,它可能就是说这个量是不量化的,这个很难去量化,包括你的喷油,你的电喷,哪怕现在是用电子喷射,它的控制是一个模拟量,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的话,就是说将来要智能化,要自动驾驶,那么一定是依托于电动汽车。

那么从控制的角度来讲,应该电动汽车它更可控,因为它所有的转速,输出功率,各个方面都是就是说,相当于自己系统内部是知道的,就是说都是非常可控的,就是相对要好做一些。

财经网:然后您刚刚介绍到咱们创立零跑汽车两年以来已经在产品和技术上取得非常快的成绩了。但是相对于像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它们这些已经有了第一轮融资的或者已经就是携手了一些整车企业,进行代工生产,就是您说叫进行规模化的量产,可能我们这个速度上还是稍微有点点的慢,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在获得整车资质方面以及融资方面有怎样的计划?

朱江明:首先刚才我讲了,我们首先第一步还是要把基础打好,就是说我举的手机的那个例子,就是说很多深圳企业这个量,都是非常可观的。就是说手机的量,但是你比如说没有去掌握核心技术,你快速的哪怕是产品做出来,当然它市场有先发,但是就是说你这个没有一个基础的话,就是你的优势慢慢也会就是说,将来你的产品就是在客户里面的这种核心竞争力的话,它也会就是说慢慢会变落,那么你直接把这个内功和基础打好了,我相信那个会更好。那么至于这个融资方面来讲,首先就是说我们本来就是自己本身就是我们的母公司也好,我们原有的大华的几个股东也好,本身就是资金实力还是比较好的。所以就是也没有太多的,前期都是用我们自己的钱来做这个事情。那么这次红杉能够第一次融资,我们也是就是说也是希望跟外界的资本要结合,那么同时也是希望就是说类似于像红杉这种资本能看好的话也说明充分,也从侧面去证明就是我们的一个能力。未来的话那我们也还会更多的就是跟一些更多的资本去合作,因为汽车确实需要资本来支撑。但是我们的这个融资也都是比较有限的,我们是始终觉得就是说你每花投资者的一分钱,那么最终是要回报。那么我们就是说话如何把这个钱花好,如何就是说把一分钱当两分钱来花。虽然就是说我们原有的股东本身也都资金实力雄厚,也不缺钱,但是我们还是一贯秉这种艰苦奋斗的作风,因为我们原来都是白手起家从一无所有到变成了成为福布斯里面财富的一员。但是我们始终就是说我们是从贫穷出来,所以说对我们所有的投资人的钱我们是非常的慎重的去花每一分钱,能够真正的发挥效益。最终就是说,因为你所有的成本都摊销在将来的每一辆车里面,那么如果要摊销在每一辆车里面的话,这个同时的话就是你对你的客户,需要去拿更多的钱购买这个产品,同时的话因为这个你花了太多的钱的话,就是说你给股东的回报也少了,因为你这个最终产品还是你要有性价比,是一个成本中心。你有没有竞争力,那就看你是不是以同样的资本,资金发挥了最大的效益,而不是说一定就是我今天又融了120亿,我花了120亿,好像这个比前轮的多,我觉得这个没有意义,我们只是说够花就行。我们就说是到什么阶段,我们每一两车我们需要合理的一个投入,也不去说虚的,我们就是说实实在在的真正的做事,真正的做产品。能够让客户接受,这是最重要的。

凤凰汽车网:朱总你好,我是凤凰汽车网的李冬瑶(音)想请问一下您,您刚才也提到了,说我们可能会经历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那后期您预计我们新鲜的这一批造车的品牌也好,企业也好,会保留多少?就是经过这个过程生存下来,然后我们零跑会在这个中间站一个什么样的位置?然后再最后一个问题就想问一下您觉得哪些因素决定了这样的一个格局?

朱江明:我刚刚讲的可能跟这个智能手机是一个很相像的一个过程,我相信智能手机从2006年开始,然后就有那么多的企业在业内,但是到今天为止可能也就十来家吧,可能就是说真正有核心竞争力的也就五六家,就是这个水平。我觉得如果经历了十年以后的话,这个格局是差不多的,可能汽车会慢一点,因为它的周期更长,它每出一款新车,基本上就是说研发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所以它这个周期会比那个慢一点,但我估计也就是比如说15年以后,10到15年以后,也就是现在手机的这个行业,智能手机行业所看到的这个现状。

那么最核心要素来讲,我觉得那你可能就首先作为企业经营者来讲,你的心有多远,你就能走的的多远。你首先要有一个远大的,作为一个长征的思想准备,你这个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那就是说谁能走到最后,那谁一定就能成功。你首先要活下来,你要先生存,再求发展。才能再去超越,那一定是这样的。

财经网:朱总我还有一个问题想补充一下,咱们作为跨界造车的企业,就从您这两年造车的切身体验来讲,您觉得面临的最大挑战和困难是什么?分享一下。

朱江明:首先就是说我刚刚会上讲的,我认为这不是一个跨界造车,因为我只是说我在做一个电子产品,就是会移动的电子产品,这个首先我们从创业1993年开始到现在,我们的母公司一直做电子产品,做互联,做视觉,做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那么现在的这个汽车的电子的成分是越来越多,所以我认为还是做电子产品,那么两年的感受,因为我自认为我自己的学习能力还是非常好的,从2015年建立团队,那时候一无所知,甚至不知道就是说我们汽车研发必须是分哪些专业。也不知道有哪些分工,比如说底盘、车身、内外饰、造型、总布置等等,性能,以前的话对这个一概不熟知,但是我觉得经过两年的学习,从我自己本人来讲,我觉得我现在已经七七八八基本上已经比较清楚了,该怎么玩,汽车技术,我们怎么样达到这个最佳的状态,我这两年的体会就是我已经进入了状态,我觉得也就是作为一个产品。我一直也跟别人举例子,就是说2002年的时候,我们进入安防行业,那时候行业里对我们一无所知,也是外企,那时比现在中国的汽车行业还更甚,因为现在中国的汽车还有就是说60%是合资和外资企业,40%是国产。那我们2002年进入安防行业的时候,那时候90%以上都是外企,所有都是外企的产品,没有中国人的产品。但是我们通过15年的努力,我们做到全球第二,就是说基本上就是说变成了他们OEM我们的产品,别人都已经不玩了。我觉得还是很有信心再走一回,再去尝试看看还能不能去有这样的成功的机会,去尝试一下。

财经网:那您觉得在人才招聘这块是一个挑战吗?因为现在人才竞争很激烈,尤其是现在的汽车行业。

朱江明:是的,我觉得人才确实是,汽车行业因为资本的推动,国家的推动,确实是很热,人才确实竞争很激烈。但是我们觉得除了我们吸收一部分人才以外,更多的是要自己去培养人才。包括我们去年,我们一年里面招聘了将近100名的硕士生和本科生我们自己来培养,因为培养和从别的企业进来各有优劣,我们除了一些比如说一些带头人,我们是原来一些传统企业过来,我们未来的话,更加是希望我们自己去培养人才,这样子的话,从对企业的认同、忠诚度以及你的成本更加可控。

凤凰汽车网:朱总我还想追问一下,就是谈到要实现汽车这一块的标准的话,企业现在的团队结构来讲,您是从传统车企引入的人才占比跟原来我们做电子化这块的人才占比情况是怎么样的?

朱江明:这一块占比的话,我们现在是电子化的这块的人才,目前研发人员是多于原来传统的汽车设计,我们就是相对来说确实,跨界来说就是说很多都是来自于原来不是汽车产业,包括我们的造型设计,那么我们也是来自于原来大华的最好的我们的产品外观设计师,但是不是说是汽车专业。我相信我们第一款车市场上发布,也有很多的声音,也有说很好,也有说这个好像是跟别的比有点怪,但是总体来说还是正面的评价会更多一些。因为他会从另外的视角去考虑问题,而不是说站在,传统的一些束缚就没有了。那么别的包括从,这个也是一样,所以我们电子、电控、电池这些我们团队的话是占到60%左右,我们整个的研发比例,还是挺高的。

雷锋网:朱总你好,我是雷锋网新智驾的记者,您刚才也一直提到我们在大华的,包括大华电子产品的经验也移植到我们汽车的生产中,那我想具体问一下在智能驾驶这一领域,我们之前的一些电子的经验,具体到我们现在的汽车中有那些应用呢?包括技术、团队,这块我们是怎么布局的?

朱江明:原来大华在智能交通方面有十年多的积累,十年前我们就做一体化的主机,现在就是说我们所有交通道路上的,比如说超速的这个抓拍或者是你闯红灯以及公安在用的卡口,所谓的卡口就是说你的车经过这个点以后,就把你的车牌号,你的时间,你有没有系安全带,你是一个什么样的车型,是哪一年的车系,所有的这些信息,它就在摄像机里面就把这个东西图像都识别出来,识别好了以后把它变成一个结构化的数据,就是说把这个数据信息通过网络传到后台。所以我们在十年前在智能交通这块的积累是非常强的,包括比如说我们的电子警察的话,它不需要把红绿灯的控制信息传到它这个摄像机里面,它自己能够自动能够识别出我现在前面是红灯还是绿灯,如果是红灯的话,你这辆车,而且我们前面画一条虚拟的线,当汽车如果是在红灯的情况下,越过这条虚拟的线的话,你就被抓拍下来,就是你是闯红灯了。所以这些智能化的技术的话,我们做到国内至少30%到40%的这个市场占有率,就是说闯红灯系统。就是电子警察系统,道路的卡口系统,高速公路的电子警察的超速抓拍系统等等。这些的话我们有十年的积累,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又积累了哪些东西呢?首先是是觉得算法,这个都是可以用在智能交通上面的,还有就是雷达,因为我们在比如很多在高速上超速,这个要把你抓下来,那么这个里面就用到雷达来测量你汽车的速度。所以这些核心的零部件,算法以及整个控制系统,这些我们原来就有一个比较好的积累。那么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来开发比如说将来的ADAS辅助驾驶系统,开发(41:34)的雷达等等,这些都是为我们智能驾驶做好了很好的铺垫。

同时有一个就是说整个汽车里面用了很多的这种嵌入式的处理器,就是说整个系统都是要低功耗,不像电脑可以高功耗,都要好的稳定性。目前的话现在像电动汽车上至少有,一般来说号称就是有上百个CPU,就是微处理器。实际上那至少上百个没有,七八十个肯定有。这些处理器的话都要有变编程,都要进行控制,都要有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那么这些的话都是我们原来传统在大华都是很好的积累。因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比如说我们原来大华的产品都是摄像头,后台的存储都是硬件设备,实际上这个里面我们从人员分布来讲,我们6500个研发人员,其中6000个人是做软件的,更多的是做软件的算法。做硬件的实际上没多少人,就是做比如说PCBA的设计,结构的设计,整机的外观设计等等,这些的话相对来说人员是比较少。所以接下来的话我们整个汽车上的话,我相信软件的团队会不断的增加,因为后台有这种云平台,要来记录我们行车记录的所有的数据以及就是说我们将来的售后服务信息,我们的客户信息等等,后台的这个云平台也会需要很多的资源来做。昨天我们(43:16)跟我分享,携程为什么能做的好?就是它也有将近,携程你看似它是做电子商务,做售票、订房,但是它的团队里面有一万名研发人员是做后台软件的,来支撑,就是说能够让你,怎么样让你订票更方便,订房更方便,信息更加完善。来做这些系统,让客户的体验更好。我相信将来电动汽车也是一样,就是如何服务好客户,那么需要有后台的很好的支撑系统,包括你的售前、售中、售后客户的体验,客户的服务等等,一切都是在线,所有的从你有意向购车开始,到你整个汽车的生命周期,每一辆汽车,每一个用户都要永远在线。这样子的话才能体现出你的服务质量,才能够你跟传统的这种模式比有竞争优势。

第一电动网:因为时间关系,我们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大家还有?

盖世汽车:你好,我是盖世汽车的,朱总我有个问题就是零跑汽车在汽车的售后方面有没有一些想法?还有就是供应链现在打造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朱江明:在售后这方面可能还是采用互联网的方式,今天我看刘心文刘总也讲了,大家都比较现实,就是说因为将来的汽车是永远在线的,比如说可以知道这个汽车中途某些核心零部件,比如说水温过高了,比如通常你的控制器的水温可能是50度,但是这个是达到了70度,那么这个时候通过诊断可能你哪个地方出问题了,就是比如说你的这个阻滞太大了,还是说是因为某个电子零部件出问题了等等,就是说在线的话,可以预判你一些问题。同时你在使用的过程当中所有的疑问,随时也是可以和后台去服务,去沟通、交流。你有什么问题等等,所以将来的服务的话肯定会改变原来采用这种4S店的服务,因为它的资产太重,每一个场地从前面是店,后是服务,原来这种老模式的话,你的投入、产出太大了。而且就是说电动汽车它相对来说维修也是比较简单的,所以可能更多的我们想法就是比如说在某一座城市我们需要集中的一个或者几个的这种维修中心,更多的是采用只是仅仅是门店,包括这种零配件的配送,可能更多也是一种更灵活的模式,也会联合更多的一些原来的一些维修厂,那么它是作为我们指定的定点,比如说在我们的地图里面都有标注,有信息,离你最近的是什么点。你过去了以后,它可以给你做一些简单的维修,如果说有一些零部件的更换,我们可以用配送的方式等等,就是说相对来说要做到更加的轻资产,更加的灵活,但是还要保证客户的体验是最优的。用户我们付出的成本是最低的,只有这样子的话,你满意度才会提升。

盖世汽车:那供应链的打造现在什么样的情况呢?

朱江明:供应链的打造就是我们目前还是规划我们金华的制造基地,至少我们的工厂目标就是做成不比丰田或者是奔驰、宝马差,我们还是很有信心就是在工厂这个环节上能够做出一流的工厂,从全程的可视化到我们整体的管理,自动化各个方面,利用我们原来在电子企业的一些优势,能够把原来电子企业的一些工厂的理念,也把它引用到汽车上,我们是希望打造一个非常洁净的工厂,我们所有的全程就是人车分离,整个工厂里你见不到人的,我们都是在原来传统汽车的四大车间以及我们多增加的我们的三电零部件车间,包括我们的动力总成电池包以及所有电子零部件专门的一个工厂,所以我们是五大车间,都是通过内部的连廊统一更衣,进入,全部采用捷径化工厂的理念,人车分离。那么在整个工厂里面除了道路上是永远不会有走人的,这些方面我们都是做了充分的考虑,所以等我们建好了以后我们也欢迎我们的媒体去看一看。

第一电动网:谢谢,非常感谢今天朱总的分享,也谢谢各位媒体朋友的参与,请大家继续关注我们下午的讨论,谢谢大家。

朱江明:谢谢。

注:本文为厂商投稿,目的是为给读者带来更为丰富的资源信息。卡车之家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车友群二维码
打开APP,看更多精彩内容
打开APP,看更多精彩内容

公司名称:北京卡车之家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京ICP备09080840号-2

发表评论…
  • 0
  • 0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