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原创】平台企业、真实运输企业都在发力无人重卡,部分已经上路运营。
那么,车队、专线、物流企业应该紧跟其后,也涉无人重卡么?今天,笔者在这里和大家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德邦、苏宁、满帮、一汽涉无人重卡
1、苏宁“行龙一号”的苏宁物流无人卡车上海首测
5月25日上午消息,苏宁在上海园区首次测试了一辆载重40吨的重型无人卡车。
苏宁方面称,这辆卡车即使在时速80km/h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安全自动驾驶,目前已达到L4级别的无人驾驶能力。
这辆名为“行龙一号”的苏宁物流无人卡车,由于采用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技术,以及激光雷达等高科技装备的加持,使得其具备强大的感知能力。尽管在复杂的场景下,也能够精确识别到300米以外的障碍物,并且以25ms的反应速度来控制车辆进行绕行避障。
除此之外,这辆无人重卡还向司机师傅的驾驶技术发起了挑战,无人卡车先后两次驾驶同一路线,结果顺利完成任务,将误差控制在了2cm以内。
2、无人驾驶货车“德邦快递麒麟号”上线
2018年11月14日,无人驾驶货车“德邦快递麒麟号”在杭州市街头亮相,据悉,这是快递行业首台能够常态化运营的无人载重货车。
据工作人员介绍,“德邦快递麒麟号”无人驾驶货车对障碍物的感知在200米的精确度可达93%,在障碍物定位方面,可达到60米之内2cm的定位误差,60-120米内5cm定位误差,120-200米10cm定位误差。
当天,无人货车还为杭州数字信息产业园的一名客户完成了一次大件快递的配送服务,递送了一件重约16.4kg的一箱服装。
3、满帮集团投资的无人重卡企业智加科技完成A+轮融资
2018年11月15日消息,满帮集团投资的无人重卡领军企业智加科技宣布完成A+轮融资,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领投!
智加科技创始人兼CEO刘万千表示,公司将加速推进L4级无人重卡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和落地、安全的规模化车队建设和行业顶尖人才的引进,以促进干线物流场景的产业落地进程,推动物流产业升级。
智加科技商业化方向明确,瞄准万亿美元市场规模的干线运输市场,通过应用自动驾驶技术于重型卡车上,大幅提升运输安全性,显著降低成本,以技术赋能重塑整个高速物流的市场格局。
4、四方发挥优势,推动无人重卡
11月21日,英伟达GTC China 2018 苏州会议上,英伟达还联合一汽解放、智加科技、满帮集团宣布,就推动中国无人重卡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和落地建立合作关系。
四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信息和资源共享,推动无人重卡产业链创新。
大的企业和客户端已经开始涉猎无人重卡,但是小企业还保持着观望的态度。那具有一定实力的车队、专线、物流企业应该参与到无人重卡当中来么?这个我们后面再讨论。
看到这,不禁要问一句,为什么除了一汽解放这样的主机厂、满帮这样的企业,还有德邦这样的物流公司也参与到无人重卡这个项目当中来了呢?
笔者觉得,除了无人重卡将成为新的趋势之外,最大的利益点就是节省了人工、购车成本等。
▎政策加人力成本攀升,企业寻求降低成本空间
现在,不管是物流公司,还是专线、车队,都要面临两个大的方面的压力,一个是政策,另一个是成本压力。
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2018年以来,交通部通过补贴、限行等政策大力淘汰国三车辆。同时,全国多地又要求禁止售卖国五或者国六以下汽柴油。
这给了企业相当大的压力。许多企业淘汰国三车辆,势必要购进符合国家标准的车,这增加了企业的购车成本。
蓝天保卫战目标(交通运输)
当然了,对企业来说,最大的来自于成本压力。物流业竞争激烈,成本不断被压缩,企业不断拆解链条、优化链条绞尽脑汁降成本。而在物流企业各项成本中,最大的就是人力成本。当然也是最难降的,一线员工直接关系到物流公司的服务质量。
其他的还包括油费、路桥费、维修保养费、保险费等等。
因此,企业绞尽脑汁寻求降低成本的空间。从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像德邦这样的客户也参与到无人重卡当中来。
除了企业本身需要面临的成本等压力之外,无人重卡本身的痛点依然存在。
▎无人重卡痛点依然存在,包括技术、路权、政策等
大家都知道,无人重卡在国外的普及程度比国内好的太多,国内起步较晚。 因此,放到中国这个环境当中来,存在的难点太多。
● 核心技术不能满足国内对无人重卡运行的要求
1、车辆技术
目前,国内AMT变速箱并没有普及,现有的自主AMT变速箱,不能很好的满足自动驾驶的使用需要。
2、导航精度
目前开放给民用的导航精度,无法提供高精度要求的车道厘米级定位。
3、核心技术需外国人提供
核心的雷达、车载计算技术等核心零部件技术、算法都在国外人手中。自动驾驶技术需要超强的计算机能力,关键技术多为外国人提供。
4、标准不统一
现在,国内厂家没有统一的标准,不能实现车与车、车与路的通信。
5、通信能力
目前的4G通讯对于大范围的开展自动驾驶技术的测试来说是有瓶颈的,想要完成深度测试,需要5G通讯支持。
● 路权不明确、道路环境不允许
国内的道路情况复杂,现有的自动驾驶技术还不能完全达到实际应用。
● 自动驾驶的政策不明确
国内对自动驾驶的政策还不是很明确,也并不完善,几乎都是政府支持当地企业发展,相比国外起步晚了很多。
● 不具备修理能力
国内的维修方式和模式以及只是的储备,不具备修缮无人重卡的能力。
不论平台企业、龙头物流企业、卡车制造企业都在投入大量资源研发,可见无人驾驶肯定是趋势。当然,无人驾驶也肯定不适用于所有工况。
目前还在尝试阶段,政策环境、道路环境都存在很大挑战。中国物流体系,只有实现高度标准化了,无人驾驶才有普遍推广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