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0日,定位高效物流运输市场的红岩杰狮畅途版牵引车亮相第十四届北京国际车展,多项技术指标行业领先,深受好评;5月份,以红岩新金刚渣土车为代表的新一代智能城市渣土车亮相第17届渝洽会,并相继获得北京、长沙、昆明等城市的渣土新政准入认证……一个个新产品纷纷亮相上市,既是上汽依维柯红岩技术引领有突破的具体体现,也凝聚着上汽依维柯红岩新品开发工作的结晶。
图为第十四届北京国际车展上汽展台
2014年,围绕“技术引领”工作主题,上汽依维柯红岩积极适应市场和客户需求,加快新产品研发,提升产品改进响应速度,满足国际国内市场多样化需求;打造多功能综合技术测试中心,建立产品验证体系,加强技术团队能力建设,多方位发力增强公司的技术竞争力。
● 加快新产品研发 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一是提前打造高品质红岩国四商用车,根据所匹配的科索发动机、上柴发动机和潍柴发动机等不同情况,采用高压共轨和SCR后处理系统进行相应的提升改进,全面完善国四系列产品,为红岩汽车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奠定基础。
二是开发智能环保的红岩国四城市环卫渣土运输车,并相继获得北京、长沙等城市的渣土新政准入认证。
三是红岩金刚自卸升级版D30自卸车,升级不加价,成为经济型重卡主力产品。
四是全新推出的杰狮畅途版牵引车和港口车,顺应市场发展趋势,打造高效物流运输高端重卡,更是受到广大用户的称赞和好评。
五是为加大产品出口,针对国际市场个性需求,上汽依维柯红岩技术中心先后完成了IVECO682欧三左置和右置以及IVECO682欧四左置的开发设计工作。2014年2月中旬,4x2牵引出口车IVECO 682在国家试验场顺利通过ECE噪声测试认证,为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是深化LNG牵引车开发,完成了LNG车6x2和6x4牵引车选装潍柴国五发动机、前置排气以及双级冲焊桥选装等技术开发工作。继续开发窄体准重卡牵引车6x2匹配科索发动机,加速宽体自卸车第二轮结构改进设计及样车试制工作,完成宽体自卸车3C“非公路自卸车”推荐性认证试验。
七是开发和应用新技术、新材料,通过采用全新的驾驶室,优化底盘配置,对车架、悬架、转向等系统进行结构优化,开发“三低”产品,即低自重、低油耗、低鞍座轻量化红岩重卡。
2014年上汽依维柯红岩技术研发另一重要成绩是,研究和开发车辆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Telematics(车载信息管理系统)为用户和经销商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该车联网系统各项工作已就绪,2015年正式全面实施。同时上汽依维柯红岩车桥基地扩能建设进展顺利,2014年自主研发三种新品桥总成,完成HY9.5t系列前桥产品和HY469单级驱动桥,引进FPT公司技术改进16吨HB双级减速驱动桥。
● 建立产品验证体系 提升技术团队能力
建立产品验证体系,以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新品研发和产品改进过程中的验证能力。2014年上汽依维柯红岩在技术中心测试车间相继投入4200多万元,用于台架试验室建设项目。
技术中心高度重视该项目建设,以测试车间牵头,积极着手完成试验室科研报告;完成了试验室的方案设计、试验室建设用地地勘工作、试验设备招标文件的编制和设备招标等多项前期工作,目前环评、安评与职业卫生评价的初审也完成,完成了车身控制器及仪表的自动化测试设备的验收工作等,电子电气试验室台架一期建设进展顺利,整个项目建设正按计划积极推进。
同时,结合新产品开发的台架试验项目,技术中心正在培养提升各试验台负责人的技术水平。该项目建成后,技术中心将独自完成一些关键重要部件的试验验证,不再受外部条件环境的限制,从而不断总结、优化、提高新产品质量,产品性能更加可靠、质量更加上乘。
在技术团队能力建设方面,5月17日,上汽依维柯红岩与重庆大学签定校企合作战略合作协议,深化校企合作,携手培育高端人才;同日,公司二期工程硕士班开班,公司高管蓝盈照、毛利兹受聘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公司技术中心也被重庆大学选定为“联合培训实践基地”,从而将有力的提高现有工程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
今年公司一批新进大学生员工加入技术中心,继续壮大技术研发团队。目前,上汽依维柯红岩技术中心拥有包括博士生、硕士生学历的一大批中高级工程师350名。技术中心强化技术管理,推动科技创新。继续发挥高层次技术骨干的主导和引领作用,成立各项设计专项小组,实行小组负责制,鼓励每位技术人员充分运用自己的技术特长,结合实践,加强学习,敢于创新。
今年技术中心完成了市级技术中心评价报告,开展了国家区域示范备选企业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工作。8月,公司获得了重庆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称号。2014年公司技术人员提交各类专利申请初稿共104件,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申报79件,其中,发明专利4件、实用新型专利67件、外观专利8件,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均已受理。
2015年,上汽依维柯红岩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新技术、新材料、新总成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推进产品改进和技术降本工作,继续提升技术中心能级,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 相关阅读:
注:本文为厂商投稿,目的是为给读者带来更为丰富的资源信息。卡车之家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