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原创】近年来,各车企都在积极的开发或者是合资生产自己的发动机、变速箱、车桥,如华菱的汉马动力、福田的福康发动机、重汽的MC系列发动机等等。那么这样的模式对于用户和车企而言有何意义呢?又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要开发生产自己的发动机呢?
原因一:降低整车成本
据某车企研发工程师介绍,在整车成本中,动力总成(发动机+变速箱+后桥)的成本能占据整车成本的50%。以目前市场上一台30万的牵引车为例,如果全部采用外购的方式,发动机+变速箱+后桥的成本基本上就能高达15万元,对于整车生产企业而言,这15万元都属于采购成本,自己没钱可赚。
如果是采用自己的发动机,如欧曼装配福康,这种情况下至少可以降低约10%的成本,这还仅仅是成本上的差异。并且是自己的发动机,赚得钱也属于车企自己的,对于车企而言可以赚的更多。
原因二:不受市场限制 不怕断货
华菱汉马动力
去年年底以及今年年初的时候出现了车企等车桥、等发动机的情况,间接影响了车企的销量。举个例子,在供货的紧张期,潍柴肯定先满足陕汽,其次才是其他的配套企业,这种情况下车企就比较被动。
但是如果车企有自己的发动机、车桥的话就不会受到供应紧张的影响(或者是影响很小很小),从而不会影响订单。这也可以算是车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至于被发动机企业捏住命脉。车企有了自己的发动机,不仅可以解决“心脏病”,还可以提高自身品牌的价值。
原因三:同步开发 提高整车匹配度
潍柴+法士特+汉德车桥,这个配置一直被称为“黄金组合”,原因就是这三大件技术已经比较成熟,而且经过大量的使用以后匹配度非常高。
现在各大车企都在讲同步开发,何为同步开发呢?即在开发一款车型的时候发动机、变速箱、后桥等部件也和整车一起开发、调试,这样的好处就是可以提高整车各个部件之间的匹配度,提高可靠性。
以发动机为例,如果是外购发动机的车企,可能在开发新车型的时候只是给预留了发动机的安装位置,在实验的时候再装上相应的发动机进行实验,这样一来可能就存在一些匹配性的问题,从而导致油耗高、可靠性差的问题。
如果是有自己发动机的车企,在一开始开发新车型的时候就把发动机纳入了开发的范畴,同步开发。不断的优化发动机与变速箱、后桥,以及整车之间的匹配,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优化改进。这样一来就有一个较高的匹配度,并且还可以实现体系节油的效果。
原因四:提高售后效率、便利性
对于用户来说,售后服务是至关重要的,有些卡友反应修车难,为什么呢?因为一般售后服务都是在整车服务站进行,但是一些车企规定发动机保修是由发动机供应商提供,这样一来就导致用户不知道找谁,出现“踢皮球”的情况。
在我身边就发生过这样的案例,我朋友买了一辆牵引车,但是发动机不是该品牌的,而是国内知名品牌,当初买车的最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发动机。但没想到“中奖”了,发动机缸盖裂了,去找整车服务站,服务站说不属于他们的范畴,是发动机厂商的事情,然后去找发动机服务站也不管,说是整车服务站的事情,就这样来回“踢皮球”,最后没办法自己掏钱维修。
而如果是自己的发动机,出现这样的问题的时候就不会出现“踢皮球”的情况,因为再怎么说都是属于整车企业的产品,于情于理都应该服务站进行服务,因此车企有了自己的发动机也有利于售后服务。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