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要来了,快递行业“大考”在即。京东物流交出了一份成绩单,再一次展示了在物流履约效率方面的能力。
▎外部收入占40%
10月29日,在2019全球智能物流峰会期间,京东物流CEO王振辉交对外称:2年多来京东物流服务客户超过20万,第三方外部服务收入增长近8倍,占总体收入近40%。
在随后的采访中,王振辉提到,尽管京东物流已经推出个人快递、京小仓等面向C端用户的业务,从收入比看,企业级客户贡献的收入仍占主流,个人快递业务还将继续投入。
两年前,京东物流宣布对第三方商家开放物流服务。彼时,王振辉提出京东物流的首要目标是在五年时间左右实现外部订单收入能占到50%。
两年后,王振辉坦言“开放这两年多来,每天都在变革,也有各种踩坑。毕竟以前我们只是服务京东”,未来,京东物流还会继续加大开放,因为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放弃自建物流,开始采用外包服务。
去年,京东物流上线了个人寄件业务,据王振辉介绍,经过一年发展,目前该业务已经覆盖全国一百多个城市,后续会持续加大投入。为了破局,京东也在通过与第三方快递服务平台合作提升外部订单量。10月22日,京东快递宣布通过接入快递100平台系统。
▎挺进下沉市场
物流作为电商行业的基础设施,近年来也在加大下沉市场的投入。此前,京东物流已经推出“千县万镇24小时达”的时效提升计划,将实现今日下单、明日送达,甚至半日送达。除了发展个人业务,王振辉表示,京东物流还将为客户实现产地上行和销地下行,覆盖四到六级城市的消费者。
在下沉市场实现更高的履约效率,需要所有的线下网点、品牌商和线下门店一同打起精神,当然还需要供应链模式的创新。
在峰会上,京东发布了供应链产业平台(OPDS),平台要做两件事。
一是提供全供应链服务:通过将产地和销地网络的打通,实现从采购、生产、到流通、消费,一体化供应链服务,真正打通产销全链路。
二是搭建供应链技术平台:基于机器人、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技术应用,构建供应链业务与数据中台,推动产业供应链技术标准的建立及效率提升。
具体而言,一方面,在全供应链服务上,京东物流将以“双24小时”和“双48小时”。“双24小时”是指产销两地打通,产品上行到全国不超过24小时,销地下沉到千县万镇不超过24小时。而“双48小时”是指海外商品进入中国和中国品牌走向世界不超过48小时。
至于如何实现“24小时”的目标,王振辉称,京东现在有6个物流中心,在三四线城市有大量仓库覆盖,同时京东小店也有一定的库存能力,通过供应链算法可以实现这一目标。
另一方面,为搭建供应链技术平台,京东物流将依托在智能技术创新和全场景应用的能力积累。
据王振辉介绍,京东物流目前已经打造了涵盖底层技术、软硬件系统及智能供应链三个层面的立体化供应链技术平台,通过对外赋能提升行业供应链效率。目前,供应链技术平台已经应用到城市物流服务、制造业、农村供应链等不同的领域。
▎当5G遇上物流
目前同行如菜鸟、苏宁等电商物流企业也在各自试点5G技术。王振辉介绍,京东物流已经和三大运营商一起,在5G和IoT应用上进行了探索和落地,目前全国首个5G智能物流示范园区已基本落成,将会在双十一期间投入使用。
王振辉在采访中透露,该物流园区在北京亚洲一号内,“我们将投用25座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园区,70个不同配置的机器人仓,有些分拣中心日订单处理能力已超100万以上”。届时可实时感知仓内生产区拥挤程度,及时进行资源优化调度,帮助园区智能识别车辆,并智能导引货车前往系统推荐的月台进行作业。
除了北京亚洲一号智能物流运营中心,位于东莞的亚洲一号仓库也在进行5G智能物流园区建设。
5G技术的三大特征为超高带宽、超低时延、超大容量,目前手机通信领域只用到了超高带宽。据介绍,京东5G智能物流示范园区内能实现所有人、机、车、设备的一体互联,包括自动驾驶、自动分拣、自动巡检、人机交互的整体调度及管理。
基于5G技术建设的京东物流智能物流平台LoMir(络谜)也在会上首次公开亮相。
王振辉在采访中表示,现在用户在电商平台购物后,可以看到包裹到达哪座城市,5G物流能让用户看到包裹在哪辆车上、哪个位置,车在哪里行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