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治理“大吨小标”的“521”事件已经过去一年多了,蓝牌轻卡在许多地区上牌、上路都面临着很大的麻烦,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能够合法提升轻卡承载量的中置轴车型会不会成为无奈之中的一个解决方案呢?
● 轻卡困境:少拉赔钱 多拉罚钱
“轻卡超载”,这个话题相信哪怕并不从事运输行业的人也都会有所了解。但事实上,作为短途运输的一个分支,轻卡运输超载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被逼无奈。
从行驶证上来看,蓝牌轻卡的额定载质量一般都在2吨左右,但实际路上的许多面包车都能够运输解禁2吨的货物;在乡村道路上,三轮车、拖拉机更是抢占了许多运输市场。
也就是说,“轻卡超载”的背后,其实是整个短途运输市场的混乱,而轻卡只是更加容易查处的一个环节。
2019年5月21日,焦点访谈的一期报道将蓝牌轻卡“大吨小标”的“公开秘密”公诸于世。自那时起,全国多地加大了车辆上牌阶段的审查力度,尤其在进入2020年以后,多地更是出现了轻卡上牌难的现象,国务院印发的《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中,更是明确表示要在2020年基本消除“大吨小标”等违法违规突出问题。
除了上牌阶段的问题之外,在实际使用阶段,多地也加强了监管力度:山西省曾明确表示,蓝牌货车总重超过4.5吨上高速会按照2类货车进行收费;北京市延庆区发出公告,从6月8日起,两轴车总重不得超过行驶证表明的总质量。
也就是说,照这样发展下去,蓝牌轻卡将会进入“少拉赔钱,多拉罚钱”的尴尬境地。
● 轻卡中置轴:争议中出世
在这样的处境之下,蓝牌轻卡可以说非常需要一个能够合法提升装载能力的出口;而另一方面,2019年上半年出现的“平板中置轴”车型凭借着超大的运输能力赚足了眼球,这也为轻卡企业及各大改装厂提供了一个思路。
2019年11月份,福田奥铃率先推出了蓝牌轻卡+中置轴挂车的组合,并宣称“合规蓝牌,由C照就能开”。随后的几个月里,基本上每一批的工信部新车公告中都有企业在申请此类车型,除此之外,也有卡友在车管所上牌处、实际道路(包括高速公路)看到过此类车型。
● 优势明显 但法规不明确
从实际的公告数据上来看,此类车型尺寸长短不一,但一般也能达到7.9米;额定载质量一般在2.4吨左右。这样一来,整台列车的合规载质量就能达到4.5吨左右,货箱长度可以达到12米左右。
对于轻抛货物来说,这样的装载量已经远超6米8货箱;而对于重货运输来说,分配一些货物装载到挂车上,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超载”的法规压力。毕竟这样一台配置简单的挂车购置价格不会太高,相比于高额的罚款来说,这也许可以成为一个妥协的选择。
除此之外,如今国家正在鼓励地摊经济,这样的一台挂车直接就能成为一个固定的摊位,挂车卸掉之后,主车还能继续工作。
但另一方面,这种配置简单的挂车在安全性上很难得到保证,比较容易发生甩尾;而加上挂车之后,整车变成4轴车辆,高速公路通行费也将大幅上涨。因此,高速重货运输的工况下非常不推荐选择此类车型。
一些越野爱好者会用C照驾驶皮卡拖上这种中置轴挂车
在公告上,它和前面所说的车型是同一类别
最后,在准驾车型方面,虽然厂家宣称“有C照就能开”,但实际上相关的法规目前还很不明确;一方面,一些用皮卡拖挂房车、小挂车进行自驾游的群体一直坚持C证即可驾驶此类车型;另一方面,在中置轴轿运车推广过程中,相关部门要求物流企业挑选持有A2准驾车型的司机进行驾驶,要求非常模糊。
● 总结:
蓝牌轻卡“大吨小标”的问题确实需要解决,但如果采用“一刀切”的处理方法,很有可能会带来其它问题。例如轻卡中置轴这种车型,在法规中的定位模糊,安全性也不高,但却成为了蓝牌轻卡提高运输能力的合法窗口。
据统计,我国蓝牌轻卡的保有量已经突破百万台,其中违规超载车辆占比68.4%。这六七十万台车无论是短期内被淘汰出局,还是拖个挂车坚守几年,都将会带来一定的社会问题。(文/王鹏)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