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原创】疲劳驾驶规定的出现,本意就是为了让卡友们能够安全的参与交通运输,但试问一下从事运输行业的老司机们,大家谁没有过疲劳驾驶的经历?我们也深知疲劳驾驶的危害,对其更是深恶痛绝,可现实生活不允许。尤其是运输公司的老板,一个劲的催,迟到了就是罚钱,根本没法停车休息。
近日,四川两名司机因疲劳驾驶被交警大队查获,不仅对驾驶员进行了处罚,同时还一并处罚了物流公司,开具了一张大额罚款单,来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疲劳驾驶企业连带责任 罚款5万元
6月20日,四川绵阳交警在动态监管平台上发现,有两辆驾驶重型牵引车的司机已经违反道路安全交通法,连续驾驶中型以上载客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以外的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分别对其作出罚款200元、记6分的处罚。
另外,根据四川省道路营运驾驶员记分管理办法,相关部门还对两名驾驶员给予记15分(总分20)的行政处罚,并列入重点监管对象,需要离岗进行不少于120个学时的学习,考试合格后上岗。可见疲劳驾驶的违法行为直接和上岗资格挂钩。
分也扣了,钱也罚了,但经过当地执法部门进一步了解,又对其所属物流公司开出了一张5万元的大额罚单,认定该企业违反了安全生产法相关规定,从而导致驾驶员出现疲劳驾驶的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据悉,这还是四川首例因企业管理不规范导致司机疲劳驾驶而被罚款5万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相关规定,要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也就是说,给公司开车的驾驶员如果违反疲劳驾驶规定,其所属公司也会承担连带责任。换句话来讲,如果我是物流公司的话,就不希望驾驶员有疲劳驾驶的行为。
很多驾驶员经常会面临公司的催赶,当然运输企业本身制度上或许也存在不足,司机为了准时抵达、少扣钱,只能拼了命地跑,休息都成了奢望。疲劳驾驶并非卡友本意,但生活不是演出来的,很多时候都是被逼无奈,在这样的情形下,当然很容易出现疲劳驾驶违法行为。而如果按照相关规定严格执行的话,或许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这类事情的发生。
▎8小时不能满足时效 散户何去何从
无论连续驾驶4小时需要停车休息还是每天累计驾驶时间不超8小时,疲劳驾驶一直都是存在于卡车司机当中,其中最主要的问题还是时效性。尤其是8小时制度实行后,时效性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势必进一步扩大,例如跑绿通、快递以及冷链等领域的散户,单人单车很难坚持下来,再招一个驾驶员的话,成本又会增加,一部分收益全部给了别人。
如果是注重高时效性运输公司的话,基本都配备有双驾驶员,虽然也会受到一些影响,但整体来说问题不大,最主要的还是集中在散户群体上。
而且散户就算想招A2驾驶员的话,还不是那么简单。先不说A2驾驶员在行业内较为缺失,持有A2驾照的要么自己养车、要么去给物流公司或者车队开车,很少有加入个体户一起跑车。因此现在可以看到不少父子车,培养儿子去开车,夫妻车让老婆去学A2驾照的,也有不少卡友吐槽,驾校生意要火起来了。
▎服务区停车难 路上堵车也纳入时间?
另一个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就是服务区停车位不够。增修服务区、扩大停车位势在必行,这类基础设备建设国家肯定是大力支持的,但就现阶段来说,卡友们停车的确成为了一大难题。
想休息,却没有足够的车停位,该怎么办?目前很多高速公路等级其实并不高,服务站之间的距离远、数量少,而且有的占地面积也不大,设置的货车停车位更是少得可怜,很难容纳较多车辆,对本身体积偏大的卡车来说并不友好。
还有一个也是大家问的比较多的,如果是道路等原因导致无法正常停车休息的话,就感觉很不合理。比较常见的就是车辆在高速公路、下道等路段堵车,明明离服务区只有几公里了,可以轻松抵达,但却为此耽误了很久,最终造成疲劳驾驶被扣分。
其实这个问题相对好解决一些,可以通过车辆上的北斗或者GPS定位系统来监测行驶轨迹,例如某个地方长时间没动或者缓慢行驶,就可以告知相关原因。同时我们在堵车时,可以用照片、视频、行车记录仪等方式来记录,这样即便是延误发生疲劳驾驶,只要咱们申诉并提供充分证据就行了。不过前提是,执法要有温度、人性化,有明确的条例规定允许咱们申诉。
严查疲劳驾驶的出发点肯定是好的,相信很多卡友也是举双手赞成。但相关部门可能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实际道路状况和行业特点等问题,卡友们也很容易因为时效性、停车位不足、道路拥堵等情况无法及时休息,从而导致疲劳驾驶违法行为,望后续能够在执法层面上更好的协调和平衡好这之间的关系。
● 编后语:
从各地卡友发生疲劳驾驶违法行为来看,基本上没有涉及到背后的运输公司,也就是说可能以散户群体居多,或者是仅对驾驶员进行了处罚并未罚公司。其实四川这边也是首例,后续如果严格执行、慢慢扩大的话,企业也会更加重视这一块的安全责任。个人觉得这个逻辑和一超四罚有点类似,不仅对驾驶员要进行处罚教育,同时对公司、相关负责人等也要一并处罚。(文/龚弋新)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