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原创】苏联的卡车暴力美学能有多炫酷?上个世纪苏联研发了各种奇奇怪怪的卡车,而机动导弹发射车的研发,更是将卡车的性能发挥到了极致。
苏联时期的卡车
这个还要从20世纪60年代说起,美苏核战争的阴霾笼罩着整个世界,两国几乎所有顶尖的技术都为军备竞赛而服务,它们夜以继日地开发“致对方于死地”的新型破坏性武器。随着军事技术的飞快进步,巡航导弹的出现逐渐改变了传统战争的态势,但早期的导弹采用的是固定发射模式,很容易被被敌人发现和摧毁。
为解决导弹的生存能力,1962年2月5日,苏联决定秘密研制一款革命性的机动火箭发射系统,其实就是让卡车拉着火箭到处跑到处打游击,而这项工作交给了名叫“ZIL”的工厂,所以后来研制成功的车型就以工厂的名字来命名。
ZILA-135V导弹发射车
1963年,第一代ZILA-135V导弹发射车落地,这款车的外观非常奇葩,车身竟然是一个巨大的火箭发射器,看上去就是一个大柱子加了四个20英寸的轮子。因此该车最大的特点就是:车架大梁就是发射筒!这款ZIL整车重5.5吨。
它“肚子里”可以容纳一枚S-5V(4K95)巡航导弹,但因为技术原因,该型号的导弹直径达到1.8米、长10米,弹体重量在4吨左右。都说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内,而口径既正义!这句话用在当时的巡航导弹上也不为过,它的弹体已经类似于今天中远程弹道导弹了,所以发射筒看起来超大,整车非常有震慑力!
ZILA-135V战斗姿态
这款导弹发射车比较有意思的是驾驶室设计,整个座舱就好像是搭在发射筒上的一个挂件,因为中间弹体鼓起的缘故,所以座舱只能在两边各乘坐一人,驾驶室高度为3.3米。另外,在车顶上还有车尾下面,放置有直流发电机、驱动装置、液压泵和玻璃纤维燃料箱等部件。高大的车身装有许多爬梯,方便人员爬上去检修维护。
而这根“圆木”的驱动方式相信大家也很好奇,不过它确实很有意思,因为这款ZILA-135V 搭载了一颗350马力的GTD-350涡轮轴发动机,这是一颗直升机发动机!该涡轮轴发动机产于波兰,主要安装在米-2直升机上,总寿命可达4000h。
有意思的是,这台直升机发动机的最终目的只是用来发电而已,但它又不是直接发电,而是驱动一台120千瓦的直流发电机,然后这台发电机又为分布在四个轮子处的四台22千瓦的轮毂电机提供电力。所以这款ZILA-135V导弹发射车属于全时四驱的驱动方式,而四个独立轮毂电机的应用,又使得它的战场生存能力更强。
ZILA-135V实战应用场景
这款ZILA-135V导弹发射车的悬架设计也是亮点之一,前悬是导向轮,直接安装在枢轴销上,简单粗暴;而后轮则安装在电动液压机架上,从而可以把整个车辆的尾部进行非常高的提升,当然这并不是说提升通过性,而是为获取最佳的导弹发射角度。所以车辆停好后,尾部提升速度直接影响到了导弹的发射准备时间(从运输位置到战斗位置的转换大约只需要5分钟)。如果你在野外看到这辆车正在“翘起屁股”,就知道它要干什么了。
因此,这款ZILA-135V导弹发射车具有快速到位、“快打快跑”的超高机动性,在当时是具有很强的实战意义。
但毕竟是军备时期的速成品,该车也有不完美的地方,最大缺点就是续航短,需要“航空”出行!这款ZIL-135V续航里程仅有40公里,最高时速不超过18公里/小时,所以投放该车到战位附近,还要改装一架被称为“飞行起重机”的Mi-10重型运输直升机来负责吊运,俨然需要标配一位出行保姆!
米-10重型运输机在吊运ZILA-135V
这款无论是长相还是构造都非常奇葩的导弹发射车,因为需要重型直升机部署,整个武器系统在军事领域中被称为“火箭-直升机复合体”,其实说白了就是直升机吊运了一个发射架,到目的地发射以后还要用直升机吊运回去,虽然发射车有短距离的机动性,但40公里的续航其实只适合挪到合适的阵地,生存能力和持续火力太弱。10吨的车重还会拖累了直升机的航程,加上整个系统造价高昂而复杂,注定这套系统也只是军备竞赛里的一个小插曲。
苏联最终只建造了4辆原型车,此后在1965年11月11日苏联部长会议发布了终止该项目的法令,ZILA-135V现世时间之短犹如昙花一现,但也足够惊艳。用高机动性的卡车底盘来做发射架,这个思路是符合军事战术和未来战略部署的优胜方案。
MAZ 543M发射车
随着时间的推移,续航更长、载重更大、生存能力和火力更强的白俄罗斯MAZ底盘问世,你会发现现在的导弹发射车其实也跟上个世纪的这款差不多,没错,大名鼎鼎的俄罗斯“白杨”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就是用其衍生的MAZ-547系列来发射的。
BM-30 Smerch多管炮的发射车
而MAZ底盘对我国的导弹系统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苏联大量装备的是MAZ-543飞毛腿导弹发射车,当年我国从第三方国家获得了一辆这种重型导弹运载车,并且开始展开逆向研究。1999年阅兵上搭载了东风- 11、东风-15战术弹道导弹的就是自己研发的2种4轴导弹车,包括后来中国第二代中程地对地战略导弹东风-21也是采用了这种导弹车的设计思路。
怎么样,如此外形奇葩而彪悍的导弹发射车是不是可以说是卡车的巅峰?大概这就是卡车的极致暴力美学!(文/郑广昌)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