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对重型柴油货车尾气排放超标的治理和处罚力度不断加严, 但由于涉及产业链条较长、排查难度大等原因,治理效果仍然停留在治标不治本的阶段。
那么,对于公路货运行业中日益凸显的尾气排放超标问题该如何处罚?责任又由谁来承担?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2020年版)(以下简称《指导目录》)给出了答案。
▎排放不达标司机罚5000 相关企业罚50万
笔者梳理发现,新版《指导目录》不仅明确了实施依据和主体,还从车辆生产、车辆排放检测到驾驶员的各个环节,明确了相应的处罚力度。一旦排放不达标,环保监管执法有据可依,“黑锅”也不再单纯由弱势群体一方来背。
《指导目录》规定,在车辆生产环节,对于生产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或是在发动机、污染控制装置方面有弄虚作假、以次充好, 冒充排放检验合格产品出厂销售行为的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生产企业,将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货值金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没收销毁无法达到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整治,并由国务院机动车生产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该车型。
对于机动车生产、进口企业未按照 规定向社会公布其生产、进口机动车车型的排放检验信息或者污染控制技术信息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在车辆尾气排放检测环节,若有伪造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检验结果或者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行为的,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者,由负责资质认定的部门取消其检验资格。
针对车辆使用过程中的造假行为,《指导目录》指出,机动车所有人以临时更换机动车污染控制装置等弄虚作假的方式,通过机动车排放检验或者破坏机动车车载排放诊断系统的行为,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五千元的罚款;机动车维修单位处每辆机动车五千元的罚款。
此外,在环保重压之下,各地方政府也就机动车尾气排放治理问题,在政策、 技术、监管等方面开展了新一轮举措。近日,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协同发布新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政策,从5月1日起施行。新政对排放污染防治的要求升级,并且将责任具体落实到厂家、检测机构、经销商、企事业单位和个体车主。
▎“不能一味把棒子打在司机头上”
“我的国五车没开多久,加的是中石化的油,用的是合规车用尿素,可为何还会超标受罚?难道我开了十几年的车,操作一直有问题?”对于车辆为何会排放不达标,山东菏泽卡车司机王勇的心中 既郁闷又疑惑。
采访过程中,笔者发现,尽管此次 《指导目录》已经对各个环节明确了处罚力度,但依旧有不少卡车司机提出了质疑:车是生产企业造的,车检标是相关部门核发的,油是中石油、中石化提炼的,怎么排放超标了,挨板子的总是卡车司机?
“从改善空气质量的角度来看,提高车辆排放标准是大势所趋。”河南许昌卡车司机孙国贤对于加大环保治理力度表示理解,但他同时强调,不应该让卡车司机承担全部责任。“加注的柴油质量差、尿素不合格都会造成车辆排放超标。如果卡车司机或运输公司对此并不知情,却遭受重罚,是非常冤枉的事。”孙国贤建议,当流动检测点查出车辆排放超标后,应该进一步检测柴油、尿素是否达标,追诉不合格产品由谁提供,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将棒子打在司机头上。
“我平日里比较注重保养车辆,所以至今未出现过排放不达标的情况。”江苏常州卡车司机刘师傅告诉笔者,使用年限较长的卡车,更容易被检测出尾气超标。不过,可以通过加强车辆保养来降低检测不达标的风险。
“一般情况下,车主在年检或者使用过程中发现车辆排放不达标,就会立即去修理厂进行整修或更换合规部件,但也有不少卡车司机存在弄虚作假的行为。例如:为了节约成本,一些卡车司机会不加尿素,或通过在尿素中掺水等方式,以求蒙混过关。还有的司机会把车用尿素的报警装备OBD拆除,或者修改CPU数据从而不加注车用尿素。”刘师傅进一步向笔者透露,在车辆检测环节,也存在不少猫腻。
“如今,检测站不再由交警部门负责,而是由检测机构接手相关工作。一些检测人员为了收取卡车司机的好处费,会让排放不合格的国三、国四车顺利通过检测。”他说。
▎“在加大处罚力度的同时也要厘清责任范围”
虽然排放标准不断加严,但柴油车 排放超标乱象仍然屡禁不止。尤其是在落实和追责的过程中,各方相互“甩锅” 的情况屡见不鲜。
“可以加强尾气超标治理,但不应该牺牲卡车司机的利益。在环保重压之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卡车司机叫苦不迭。”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商用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钟渭平指出,“监管执法‘一刀切’的做法不可行,对于故意排放造假的行为,应该加大处罚力度。但同时,也要避免误伤一些不知情的卡车司机。”
对此,商用车行业专家刘维(化名)也持相同观点。他指出,环保问题必须解决,卡车司机的切实利益也需要兼顾。这两点看似冲突,但并不对立。在处理相关问题时,既要加大对违规违法问题的处置力度,也要厘清卡车司机的责任范围。对不该罚的车主,尽量不罚。该少罚的,尽量少罚。有效保障卡车司机的合法权益,才能保障我国货运行业的稳健发展。
“造成柴油车排放不达标的原因有很多,除了用车环节,生产环节也可能会存在问题。因此,监管部门不仅需要明确惩罚力度,还要对排放不达标的原因追根溯源,将责任落实到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这样才能既治标又治本。”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姚春德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