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原创】有句话说的好:当兵后悔一阵子,不当兵后悔一辈子。如果说李德云这辈子有什么遗憾,大概就是没能当上兵。不过,没能当上兵的他,却干上了他爱好的汽车修理工。从1998年到2019年,从修理铺到集团公司,他的潍重集团在2019年销售额已经达到了11.8亿元。李德云身上究竟有怎样神奇的故事呢?
● 出身普通司机 为小家幸福开修理铺
李德云,安徽萧县人,现任徐州潍重集团的董事长一职。在创立潍重集团之前,他只是一名司机,普通却又不普通。
说他普通,是因为他只是一名司机,拿着微薄的工资养活一家老小,尽管这份工作在别人看来可能是要“有门路”才能找到的。说他不普通,是因为他在做司机时,每天自学修车技术,不懂的还托关系、找亲戚借一些汽修专业的书籍苦心钻研。这也为他创业的第一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8年,已经有3个儿子的李德云为了养活孩子,毅然决然的辞去了司机的工作,靠着自学的修车技术,在老家萧县黄口镇开了个修理铺,正式开始了自己的修车生涯。
俗话说创业容易坚持难,特别对李德云这种属于半路出家的修理工来说,如何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技术、如何把修理铺经营好,是他每时每刻都在考虑的问题。
● 技术是李德云最好的广告牌 那一年他火了
2003年,李德云以及他的修理铺迎来了机遇。
那一年,斯太尔系列重卡在全国风靡,但售后维修技术却没有跟上。正值一个斯太尔用户的车坏在了河南登封,就在当地最专业的重卡修理师傅都束手无策的时候,李德云被推上了第一线。
李德云凭借丰富的修车经验和精湛的技术,一下就找了症结所在——发动机出问题了。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尽管卡车的毛病被找出来了,但跑遍当地汽配城都买不到配件。
后来辗转知道这个发动机是山东潍坊产的,李德云带着年仅12岁的三儿子一路奔波到潍坊,不但买到了合适的配件,还拿到了一手的潍柴技术资料。
就这样,李德云和他的修理铺出名了。但凡有人遇到修不了的车和解决不了的难题,都得让他去指导指导。
● 从修理铺到服务站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法国著名思想家、数学家笛卡尔说过: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这句话用在李德云身上再合适不过。
前面我们说到,李德云和他的修理铺火了以后,他还是每天兢兢业业的修车、学习理论技术,对上门也一如既往的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时值2007年,已经把生意开到徐州的李德云,接到了一个大难题,原来潍柴服务站里一个大客车修不好了。就在大家都急的团团转的时候,有人向当时潍柴服务站的项站长推荐了李德云。经过一夜的排查和抢修,结果当然是车修好了,而李德云和项站长也算是建立了联系。
同年,李德云在潍坊偶然遇到了项站长。从两人的聊天当中了解到,项站长本属山东潍坊人,在徐州经营服务站和老婆过两地分居的生活。为了照顾一家老小,项站长准备把徐州的服务站出手。
李德云瞅准时机,经过和项站长几个月的谈判,最终拿下该服务站。由于该服务站当时隶属于潍柴集团,李德云最后改名为“徐州潍重”。靠着自己过人的修理技术,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发展成为现在的“潍重集团”。
● 打铁还需自身硬 企业发展讲究用兵之道
在和李董的交谈之中,总能从他口中听到打仗用兵之道。虽然当年没有当上兵,但李德云对当兵的喜爱溢于言表。而对于他特别崇拜的毛主席,他都能将伟人的事迹如数家珍的说出来,这让文科出身的小编有点汗颜。
这里要说一个插曲,在没见到李德云之前,我们先加了微信聊天,他微信的昵称叫“李德胜”。我很好奇,这和他本人姓名并不相符,难道是改名字了?后来的交谈当中得知,李德云希望他管理企业要像行军打仗一样长胜。
李德云的朋友圈截图
我的农村老家有句话叫: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意思就是外地来的和尚比本地和尚念经念的好,多指的是从外面来的人或物受到重视,被认为有才能或好。
但这句话用在李德云身上可一点都不合适。
由于徐州市场本就服务站众多,李德云这个“外来户”有点受排挤。李德云对此并没有任何牢骚,而是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提高服务站的服务品质。
潍重集团TCO托管金虹服务站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李德云表示:服务站和军队一样,要想打胜仗,需要好的武器,好的队伍。
这么多年来,潍重为各个服务站配上了专业的检测、加工设备。有些针对汽修的专业设备还是李董亲自带人改装的。除此之外,潍重还有单独的机械加工中心、校油泵服务站等特殊服务站。他说要“以养代修,以修代换”,从根本上为用户减少成本支出。截至2019年,潍重集团配件库存2.2亿元,2019年销售收入约11.8亿元。
● 自创7S、三甲医院理念 立足发展科技、智慧物流
卡车售后市场竞争激烈,对手们都在虎视眈眈,李德云经营企业却显得游刃有余。他说:“管理企业犹如带兵打仗,每一步都要做好布局,做到一出手便能击败敌人。”
李德云每时每刻不在研究着怎样为用户们做更好的服务,他率先提出“汽车三甲医院”的理念,把卡车的维修分为“九个科室”,针对卡车不同的问题分出科室,然后根据科室分配不同的专业技术工进行维修。尽可能保证用户能够最快修好车,最大程度省成本。
除此之外,李德云还首创“7S”理念,他表示:不管是乘用车还是商用车,现在都在提4S理念,但是行业还有进步空间。7S理念的提出,是对自身发展的一个警醒,也是对行业发展一个理想,而徐州汇鑫店就是潍重集团首个陕汽重卡7S体验中心。
不仅如此,潍重集团创新启用重卡行业直升机救援服务,为卡友打通空中“重卡三甲医院”救援通道。
李德云表示:随着国内物流市场的发展规范,以及智能化装备的进步,未来,卡车一定会越来越智能化、物流一定会朝着智慧物流进步。
● 军事化管理、人文上关怀 每个员工都是一个好“兵”
潍重集团不断发展壮大,到如今已经拥有员工520人,其中工程师12人,高级技工36人。李德云表示:我的每一位员工,拉出来都是一个好“兵”,特别是技术工,技术上必须要有过硬的能力。
李德云说:管理服务站,我确实运用了许多军事上的思想。
大家都知道,一般养车的用户多多少少都会修车,但这种出身“野路子”的修理工,并不能满足日益智能化的卡车的维修需求。
因此,潍重集团选择和高校合作,以这种方式重点培养专业人才。他说:卡车是一个专业的运输工具,我自己也要不断看书学习才能了解更专业的知识、更精确的数据,这个是维修车辆必要的知识储备。
潍重与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之间形成了合作关系,潍重为学校提供资金,并定期由公司内部的维修、销售人员前往授课,来培养卡车维修、销售人才。
此外,潍重还会对重点员工进行重点培养,送他们参加外部培训,争取工程师职称。
李德云的维修站分布在徐州县区、高速路口,员工多是当地人。为了给他们安定的生活,李德云也给出比徐州当地工资水平稍高的薪水,让他们不至于远离家乡外出打工。
对于实在困难的家庭,他也总是给予最大的帮助。在小编和潍重徐州汇鑫服务站的员工交流时,有员工透露:李董曾给要结婚的员工出首付买过房子。正是由于李德云无微不至的关怀,把员工当兄弟、当家人,才有员工死心塌地的为他卖命,也才让潍重集团立于不败之地。
今年正好是祖国70华诞,值此之际,潍重集团举行了销售服务保障誓师大会暨客户感恩体验行活动,在活动上给贫困学生和残疾人送去了爱心基金。
回首过往,潍重在重卡行业不断突破,实现超越,成就自我。从一个小小的修理铺,逐渐发展成为重卡销服一体化集团企业,正是因为长久以来广大用户对潍重的肯定与支持,才会走得如此坚定与从容。
而潍重集团也始终秉承着以“客户满意度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服务徐州地区的重卡用户,自2006年成立以来,一路摸爬滚打,逐渐成为淮海经济区重卡行业标杆。
未来,潍重集团将以专业化的服务团队,落实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推进服务体系向精细化、高质量转变,不断为广大用户提供卓越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提升企业整体服务竞争力。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