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实地观察后发现,广东地区的城际短途物流车大多数都为五十铃、江铃、福田、江淮等品牌,轻卡在中短途运输市场的保有量是庞大的,在靠近物流园大区的位置都犹如看车展一般壮观。
随着新老交替的传统,在老车达到一定的年份之后都会被新车型所取代。
一次外出送货的途中有幸遇到一部早年在广东地区保有量相当大的车型,如果提到江铃汽车相信大家都已经是耳熟能详了,从老一辈驾驶员到当代新人,都对这个品牌有着特殊的感情。
而江铃凯锐这个车型则是江铃汽车在轻卡市场的主力选手,它承载着江铃汽车的厚望,同时也寄托着许多创业者的希望,如今已退至幕后成为人们心中的一代经典。
▎家族式外观代表“出身名门”
江铃汽车在较早期就已使用了家族式的前脸设计,这款江铃凯锐与其兄弟车型,例如:江铃凯运、江铃凯威、新顺达等车型均拥有着相同的设计语言,以至于如果没有看到前脸字母标识的话,很容易将车型混淆。
从前脸外观上可看出它历经沧桑,车漆已出现严重的开裂老化现象,但整体的造型依然板正有神,不愧是江铃汽车的轻卡典范;宽大的前进气格栅内衬了蜂窝中网,两侧车灯的造型与其相对称,整体的造型十分的协调。
在前部的标识处,采用黑色材质塑料板搭配,在市面上有许多的轻卡都是采用此类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车辆的辨识度以及驾驶室的层次感。
JMC的标识与江铃凯锐的字母是能够最快辨别它的途径之一,在右侧泛白的五十铃字母也代表着它的“出身名门”。
保险杠部分两侧均配备了雾灯,虽说车漆老化严重,但灯光的外壳上依旧光彩如新,厚道的灯光配置也能在它服役时更好的照亮前方的路,伴随着驾驶者一起安全行驶。
两侧外摆镜式的设计是在轻卡中很常见的风格,加之有了前补盲镜的加入,整体的观察度效果还是不错的,但如果相比现如今双层式的门镜,它就显得逊色了许多。
车顶加入了带有江铃标识的前导流罩,更好的将风阻降低,使得驾驶室与货箱连接处更加的协调,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我想这也是厢式货车配备导流罩的主要原因。
强有力的有骨雨刮在最后一次驾驶时并没有很好的将其复位,如果正常使用的话,其耐久度相对会更高一些,但相比轿车上安装的无骨雨刮,那就不能将二者相提并论了。
车门上的造型单一,从驾驶室前脸一直贯穿至尾部的双线条成为了车门的灵魂,门把手采用黑色的材质,形成与车漆鲜明的对比;更有意思的是侧转向灯设置在了车门把手的后方,位置有些隐蔽了,对于电动车或者行人的提示不是很到位。
货箱采用的是江铃原厂车厢,在耐用度与车漆的硬度上都更加的优秀,即使是停置已久老化程度都不是很严重,货箱两侧均粘贴了反光标识,有着良好的提示效果。
尾部采用双侧开启的尾门,在装卸货时也会有更宽大的空间,锈迹斑斑的漆面也向我们诉说着它的历史。
▎底盘布局规整,耐用性不错
货箱的两侧均设置了铁质防护栏,在视觉上显得不是非常的厚重,但实际上的质感与硬度都不错,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更好的保护底盘零部件与车辆的侧方,粘贴上反光条之后在夜间停车时也能起到更好的警示作用。
发动机的两侧设置了防护板,在车辆的降噪与防尘效果上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够避免在转向时轮胎甩起的泥沙会飞到发动机舱,在细节方面江铃凯锐还是做得相当不错的。
前轮由于放置的时间过长已出现老化漏气的情况,在不久的将来相信它要真正的趴窝了。
后轮采用的是(正新)玛吉斯UE-102轮胎,规格为7.00R16,能够有效的保障车辆的载重性与行驶抓地力,同时在耐用度方面也有着良好的口碑,不管是轻卡或者重卡都有着许多的忠实粉丝。
两侧的原车挡泥板依旧是非常的板正,将车辆行驶时被轮胎的带起的泥沙更好的隔绝在内,不影响其他车辆的行驶。
右侧大梁上的线束显得有些杂乱,这也有着一定的后期改造因素,可见用黑胶带仔细捆绑了电瓶外的连接线,但如果长期如此的话还是存在安全隐患的;虽然电瓶支架已经被锈迹所覆盖,但电瓶的外表依然较为崭新,可见它的更换周期并不是很长。
备胎依旧是放置在了车辆的尾部,胎面花纹依旧较厚,尾部的底盘空间较为空旷,如果用户在后期使用加装工具箱的话也是足够的空间支撑。
车尾设置了蜂鸣器,在倒车时就会有:请注意倒车,这句熟悉的警示语,做到更好的提示后方的交通参与者,将此车的行驶意图告诉他们。
驾驶室的减震采用的是传统的胶垫,这类熟悉的设计可以追溯至东风老款153驾驶室,利用胶块完成驾驶室支架与底座的缓冲,主要体现在驾驶室升起与下降时的动作上,在平时的减震效果上较为轻微,相比机械减震来说也有着很大的差距。
原车在主驾一侧配备了铁质的80L油箱,对于中短途行驶的轻卡来说已是足矣,在固定支架与油箱的中间增加了内胎皮作为缓冲,避免支架松动后对油箱造成摩擦震动,不排除在使用中有拆下维修的历史。
▎成熟的动力链,操控轻快
说到这台江铃493发动机就有一定的历史了,在1992年江铃与日本五十铃商社、伊藤忠商社合资组建了江西五十铃合资公司。
这台江铃4JB1发动机就是江铃从日本引进而来的,后期江铃在原有4JB1的基础上做出了改进,而这台江铃JX493ZLQ3就是可以视为它的改进版。
发动机技术上拥有了水冷、四冲程、直列式、增压中冷、共轨,其最大功率85kw,最大扭矩285Nm,最大马力116匹,该车搭载的仍旧属于国三的排放标准,我想这也是被停放于此的原因,毕竟在珠三角排放严格的城市中,老车必定是寸步难行。
变速箱匹配的是型号为JC528T6的5速手动变速器,据查阅资料后得知,该变速箱为江铃生产,曾搭载在江铃凯锐、江铃凯运等车型上,在使用稳定性与顺滑度上都不错,并且带有同步器,操控起来十分的轻快。
后桥允许载荷为2545kg,由于后桥上没有明显的标识,可能是被油泥所覆盖,所以后桥速比不详,在此向各位老车主求普及,原车弹簧片数为7/4+5,满足轻卡承载性的同时也需要牺牲一定的驾驶舒适性,前桥钢板结构的减震效果必定会不如人意。
▎内饰简陋,耐久度不错
由于主驾一侧的车窗并未封闭,所以刮风下雨时都会将粉尘带入,一段时间后内饰已是惨不忍睹,已覆盖上了一层厚厚的灰。
方向盘的磨损程度也比较严重,甚至有一部分已经漏出了铁质表面,喇叭的盖板也出现了塌陷的情况,它在退役前的工作强度可想而知。
副驾一侧的车门内衬板已不见踪影,漏出了车门上的内部结构,有一点值得赞扬,在车门的内衬上依旧喷上了车漆,以至于使用之久仍未出现明显的锈迹,相比现如今由于简配而漏出底漆的私家车来说,已经甚是厚道了。
机械手刹的出现也代表着它并没有配备断气刹,在制动强度上也相比气刹来的弱很多,处于轻卡早期的主流水准;档杆的防尘罩已几近脱落,现在处于一种塌陷的状态,磨损度比较严重。
中控台的布局整洁,上方宽大的储物槽是放置手机等物品的好地方,下方收音机与空调控制面板的加入已将整个中控区域安排的妥妥当当。
副驾驶手套箱由于开关损坏已使用胶布进行临时固定,避免此前在行驶过程中会出现由于震动导致的开关动作,副驾一侧的空调出风口调节叶板也不知所踪。
由于驾驶室限乘2人,即使是副驾驶的坐垫非常宽大,但中部位置依然未能配备靠背,平时可以躺下休息与储物成为了它唯一的优势;座椅的表面已覆盖上一层脏污,但整体的完整度依旧良好,可见它的使用耐久度非同一般。
▎总结
这部从一线退役下来的江铃凯锐虽然在外观与内饰上破旧不堪,但它代表的是江铃汽车在早期的最高制造水准以及广东地区中短途物流轻卡强有力的主力军。
随着新一代车型的上市与排放标准的升级,这些熟悉的老伙计也终将离我们而去,在喜迎新家伙的同时我们也应该铭记这些为人们奉献一生的老车。(文/卡家号:Tru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