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原创】高速上什么车最快?高温的猪、缺氧的鱼、睡过头的绿通和超时的快递,这四大类别必定当属其中。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绿通、畜禽运输绝对是行业中最苦、最累的职业,不仅脏乱差,而且如果一不小心超时或者畜禽死亡,那么损失可就不是小数目。
那么,国外的畜禽运输又是什么样的?不得不说,大有不同。
▎明确法规要求 严卡三大指标
故事从这张图片开始,由三辆全新的沃尔沃8X4和斯堪尼亚8X4载货车组成的车队缓缓的行驶在公路之上。他们的卡车也很特别,除了全系高配之外,在路上甚至可以随手享用一杯热腾腾的咖啡,基于不同的运输任务,这种载货车同时也可以拖拽一辆全挂车来完成运输任务。
这是瑞典畜禽运输中相对比较常见的场景,相比国内还是大有不同之处。欧洲地区,关于活动动物畜禽运输法规要求极其严格,这也导致运输车辆必须具备更好的运输能力和舒适度。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舒适度”更多的是指畜禽动物的舒适度。
在法规上,欧洲地区在2005年基于动物畜禽运输发布了欧洲理事会第1/2005号法规(EC 1/2005),该法规制定了欧盟成员国之间活体脊椎动物运输的共同规则,以防止动物在运输过程中受伤或遭受不必要的痛苦,其法规要求的三大指标主要包含:温度、运输时间和空间大小。
从规定来看,只能用极其严格来形容。例如,运输时长按动物种类不同,每一类都有严格的限制,针对8个小时以上的长途运输,通风系统必须能够保持车辆内部温度在5至30℃之间,并且误差需保持在±5℃之间。
即便是在最糟糕的情况下(车辆故障无法行驶),也要确保通风系统能连续工作4个以上,并且过程中确保每一只动物都有独立的水源和相对合适的空间,以减轻畜禽动物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受的伤害。
为何要用到夸张一词呢?在畜禽运输方面,EC 1/2005法规几乎对每一种常见的动物运输种类及要求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包括哺乳期、妊娠期以及不同体重的动物运输要求进行了严格的限制,通常运输时间要求8小时以内完成。
并且,从目前欧洲多个动物保护组织的信息来看,现在多方正在建议,禁止在超过30℃的炎热天气下,进行畜禽运输。
▎堪比移动空调房 欧洲畜禽运输车一览
那么,在了解完基本的法规之后,这些高大上的畜禽运输车似乎也就见怪不怪了。
点击播放 查看国外如何搞定畜禽运输
从目前搜集到的信息来看,在欧洲地区的大多数畜禽运输车与我们常见的仓栅式车型有着极为明显的区别,首先是整体趋近于国内的“厢式车”结构,但是细看之下每个位置都设计有独立的窗口,这样可以让动物在移动的过程中,也能享受“360度的沿途路景”。
开个玩笑,其实这些窗口就是通气口,算是被动通风的一种窗口。除此之外,很多长途运输的车型在每个窗口安装有独立的通气扇,可通过独立的电源确保运输的动物能够时刻拥有良好的通风。
因为不管是国内或者国外,在运输畜禽动物的过程中,最担心也是最容易出现动物大面积死亡的原因就是“热应激”反应。因为动物本身就会产生热量,在车内空间受限的情况下,会加剧温度的上升,尤其是堵车、停车的情况下,这一温度还会持续升高。
除此之外,从欧洲的法规来看,还要求运输车辆根据运输动物种类的不同,以确保动物在运输过程中头部及周边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例如牛羊类动物必须设置单独的围栏隔断,以避免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对动物造成伤害。
而且,大家应该注意到了一个细节,无论是牵引车还是载货车,这些车辆大多数都是配备了空气悬架以及提升桥。其实,细想之下也很好理解,气囊桥可以在颠簸的过程中减少对动物的伤害。而提升桥更加适用于欧洲畜禽动物运输“重去空回”的场景,既能为重载提供有效支撑,同时在返空状态下,也能有效的降低油耗。
同时,根据法规要求,动物的装卸应配备升降平台,以避免动物在装卸的过程中因“跳跃”而造成伤害。也正因此,大多数卡车都配备了升降平台和下降坡道,让各种畜禽动物可以优雅从容的轻松上下车。
而且,针对于炎热条件下,部分车辆还配备了单独的冷机为车辆制冷,以确保动物能够拥有合适的温度。目前,在我们国内也有不少企业在生产这样的车型,不过多用于出口。
除了这些之外,在法规中还明确指出,针对于8个小时以上的长途运输,运输车辆还需要为不同种类的动物配备足够的饲料、水源以及合适的喂养间隔。并且,根据要求,即便是出口欧洲地区以外的国家,运输人员也必须严格遵守EC 1/2005中的各项规定。
● 结语:
国内国外法规不同、运输环境不同,造就了车辆的不同,放到如今国内来看,其实现如今的绿通、畜禽运输车辆也不差,要实现同样的运输装备其实也不难,国内也有这样的卡车在对外出口。为何国内很少见呢?更多的还是要看市场环境,在如今油价高涨、运费走弱的背景下,用进口车拉畜禽运输,又有多少散户能养得起这样的运输车辆呢?
正如开头所说的一样,缺氧的鱼、高温的猪...这些的确是高速上跑得最快的车辆,但这些最快的车辆背后折射的其实更多的生活、是无奈。这里还是要提醒各位卡友一下,安全到达任何时候都比准时到达更重要。(Image&Video eurotransport/flickr/thetrucktraders/nfuonline/stewarttrail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