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原创】很多开牵引车的卡友都曾经遇到过传动轴搅到上方掉下来的管路或者线路、绳索等导致的严重事故。国外的同行是怎么做的呢?目前我们国产的重卡的主要性能指标和国外卡车已经差不多了。主要的差距就体现在生产一致性、零部件的材质、加工精度、可靠性和一些人性化的设计小细节方面。例如这种全覆盖的工作台。
● 国产牵引车的现状
由于成本和轻量化的考虑,目前国产的牵引车后部的工作台通常是简单的一块挡板,车架上方仍然裸露着很大的空档,从上往下看传动轴一览无余。
传动轴上方裸露是存在一定的风险性的,为了避免管路和线路脱落的时候被传动轴搅住,这位卡友采用了从挂车后面用橡皮胶带捆绑的方式。
想必这位卡友也是吃过这方面的亏,但这也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式。万一捆绑用的橡皮胶带也一起断掉呢?那样被传动轴搅入的东西就更多了。还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对于危险品运输车来说,安全无小事,细节决定成败。
● 三菱牵引车的全覆盖式工作台
我们来看看国外的同行是怎么做的。例如三菱牵引车,它后部的工作台采用全覆盖式,传动轴和上方的管线路是隔离的。
解放第一代平头车、柳汽第一代平头车、齐星第一代平头驾驶室的灵感来源都是三菱卡车。
日系车的细节设计比较人性化,很多方面都为卡友考虑的很周到。所以在本国使用几年后的二手卡车还能在东南亚等地继续发挥余热。
这个工作台是花纹钢板,甚至都不是国内常用的打孔铝合金板。难道日本车不需要轻量化吗?
其实是因为日本是海洋性气候,雨水很多,这种工作台除了防止传动轴搅线路之外,还能保护其他底盘免于受雨水的侵蚀,提高可靠性,减少故障率。
● 日野牵引车的全覆盖式工作台
看完三菱牵引车,再来看看日野牵引车是怎么做的。
日系卡车典型的大面积镀铬覆盖件,整车给人亮闪闪的感觉,连后视镜和支架都是镀铬的。
这个牵引车同样是全覆盖式的工作台,采用铝合金花纹板,轻量化还能防滑。
从这个角度看,传动轴上方基本是隔绝的,完全杜绝了安全隐患。
同样采用全覆盖式工作台的日野牵引车,主驾侧的后视镜有四个之多,间接视野好,无盲区。
● 其他日系重卡的全覆盖式工作台
除了三菱和日野,其他日系牵引车也同样采用全覆盖式工作台。
这是天龙鼻祖日产柴牵引车后部的铝合金全覆盖式工作台。
这款自卸半挂牵引车同样是采用了全覆盖式的工作台,它用的是花纹的铝合金板。
4x2的牵引车也同样是保护到位的,驾驶室后部的工作台上方还有两个铝合金工具箱,一个上开式,一个侧开式,方便存储不同的工具和常用零部件。
这一款牵引车工作台的覆盖就更加到位了,连后桥上方的车架都保护好了。
● 斯堪尼亚的全覆盖式工作台
全覆盖式工作台可能是日本牵引车的强制性法规,因为出口到日本的欧洲重卡也入乡随俗采用了全覆盖式工作台。
新一代的斯堪尼亚牵引车就采用了全覆盖式工作台。
这种打孔的组合板在国内也经常见到,可以没有覆盖面积这么大的工作台。
老款的斯堪尼亚P系列的工作台覆盖面积更大,把油箱上方也保护起来了。
为什么出口到中国的斯堪尼亚没有采用这种全覆盖式的工作台?
我国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法规来提高行车安全性。
这个工作台做工非常信心,边缘都采用包边的方式,避免划伤。中间带合页的检查口,方便打开对底盘件进行检修。
● 沃尔沃牵引车的全覆盖式工作台
沃尔沃来到日本,也采用了日式的外摆式后视镜和全覆盖工作台,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尊重当地用户习惯,才能赢得当地市场。
在中国见不到这种采用外摆后视镜的沃尔沃牵引车。
同样的全覆盖式工作台,尿素罐上移,给车架两侧腾出布置空间。
欧洲牵引车到日本后,并没有采用电瓶后置的设计。
6x4牵引车在日本的占有率不如中国,因为他们常用的是4x2的牵引车。
4x2的沃尔沃牵引车同样是采用全覆盖的工作台和外摆式后视镜。
日本卡友停车睡觉的时候是开着发动机带空调的,他们没有采用独立驻车空调的习惯。也许是因为发动机NVH性能好,不干扰睡眠。公司车辆不考核油耗,个人车主收入高,不在乎这点油钱。
● 编后语:
全覆盖式工作台只是一个造车的细节,但即便是小细节,我们与国外同行仍然有差距。最近有款国产高端重卡宣称已经超过欧洲竞品了。相对于欧美日的重卡技术,我们还要保持空杯心态,不能动不动就宣称脚踩某沃,拳打某驰。多了解卡友的诉求,脚踏实地把车造好,先把工作台收拾好。毕竟政策已经放开,那些国外重卡都纷纷到中国独资建厂。以后卡友们的比较和选择就更多了。(图/文 梅振)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