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而未决的蓝牌法规风波本以为是黄土高坡的沙尘暴,风沙肆虐、一片狼藉之后艳阳高照趋于安宁。谁知道来的是江南细雨,轻轻洒洒、迷雾沙沙,总见不了太阳。
从法规的图片,开始切换成了国六。
一直狼来了,狼没来国六来了。
本来好好的,循序渐进,先是被新法规折腾一圈,再是遇到国五切换,需求时候不能上户,找好了替补又开始批量兜售。
蓝牌轻卡上牌难,城配运输究竟怎么选?
▎一、重栏轻厢,瞄准方向
数以百万蓝牌轻卡承担了物流配送、生鲜运输、绿通转运。可进城、免双证先天优势,蓝牌轻卡一度彻底解决了居民生活需求。
不管是从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还是各地市菜篮子工程。蓝牌仓栅车在支线配送上功不可没,堆装高度弹性调节,栏栅结构不至于菜品憋闷,一张篷布下雨不愁。
重载蓝牌的首要方向还是仓栅车型,灵活、便捷、能吃重。虽然蓝牌法规呼之欲出,但是这一部分刚性需求难以短时消失,同时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如今,重载物流,如一车满载蔬菜8~10吨左右,已经形成既定圈子。要给蓝牌降负担,物流成本必然增加,司机单车运输利润也随之降低。市场时一张无形的手,蓝牌市场的规范,必然建立在最后一批重载淘汰。
与此同时,以电商物流为平台的三大网络菜篮子“多多买菜”、“橙心优选”、“时荟团”助推了标准版厢式车的发展。虽然对于社区菜篮子,上层不主张,但仍然阻挡不了资本对于价格洼地的开发,像极了前些年的网约车、共享单车。一键下单,隔日取货,支线物流给了蓝牌4.2米极大的市场空间。
重栏轻厢的需求格局已经形成。
▎二、排放选择,关注市场
2021年对于蓝牌轻卡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先有上户老大难,再有用户犹豫不决,后有排放升级。
除了货箱形式,究竟提前选国六还是抓住国五的尾巴?国六显而易见排放友好,在某些对于排放有严苛要求的城市,区域,例如深圳国六已经提前施行,不得不选;同时,购买国六用户有更强忧患意识,担心国五过时。
但国六排放升级对标国五除了一次性购置成本提升一万左右,车辆对于尿素、油品要求更为严苛,后处理方面也更为复杂,DPF自清洁等车辆行驶前后操作项增加。国五/国六各有利弊。
▎三、化繁就简,稳定第一
蓝牌轻卡购置选择,主要以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车桥),驾驶室配置及调教为主。三大件占据购车成本60%以上,也决定了车辆的价格区间。根据载货量、行驶需求选择,首先满足运输需求。
其次,根据运输物料形式选择。重载不定型运输多以高栏为主,典型绿通运输,高栏透气性好,装卸便捷;轻抛标载多以厢式为主,遮蔽性好,不易于丢件抛洒;零担、趴活主要以平板为主,小半径范围内活动,搬家、拉砖、运输异形货品。
再次,关注服务系统。了解服务首保、定保相关内容资费,换油周期,整车保养周期,服务站分布布局。牢记售后服务热线,一般在车辆保修手册、使用说明书等位置都有。
最后,关注车辆稳定性。买熟慎买新,选择新车尽量成熟车型,主流品牌;商用车属于生产资料,赚钱工具,车辆稳定性决定了出勤率,从而最大化收益。(文/卡家号:不耐黑)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