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一个个风起云涌的专线联盟与专线平台,都像取得了真经一般,百花齐放、如火如荼。忽然间,专线们好像看不懂了,零担专线未来之路究竟该何去何从呢? (作为一个专线从业者,本文纯属个人观点,如有冒犯,接受心底暗骂或私信明辨,暂不接受人身攻击。)
● 藏在心底的痛
从货代和信息转型而来的两大物流主体——第三方物流和零担专线而言,一母生两子,各有千秋。与三方物流相比,区域性太强既是零担专线的业务优势,同时也是它致命的短板。这个零担专线当初赖以创业和成功的优势,正一步步演变成影响他们发展的短板。多年来,专线企业们就一直在尝试着突破这一瓶颈。但最常见的无外乎四种方式:
1、在业务上,增加小三方业务。使三方业务与专线业务相呼应、相弥补。增量的同时实现增利。来对抗来自外部的“狼群”们。
2、在经营上,自建车队、甩挂运输。最大化降低成本,最大化提升利润。提升核心竞争力,往精、专方向纵深发展,确保区域优势。
3、在战略上,进行线路的网络布局。利用现有资源,尽可能扩大区域深耕细作,做大做强,往网络化经营迈进。
4、在发展方面,尝试进行业务资源的感性有限共享、在亲友圈形成异线抱团小联盟。当然,这种方式,大多结局都是以流产失败告终的,目前市场存在的多是省内专线为主的家族结盟制。但是这种松散结盟,目前的劣势也正逐渐被放大。管理、服务、结算等问题正在恶化,随时都有瓦解的可能。
当然,不管是选择了上述哪种方式,都体现出了专线对未来的担忧和危机感。业内也早就有一种共识:专线的未来可能会有两种结果:一种是把专线做好、做精、做专,期待有一天“嫁出去”;一种是把专线网络做大、做全,找个平台、傍个大款、做个“小三”。
专线的路还有多远?专线如何在困境中突围?怎样进行转型与升级?已变成专线心中一直的“痛”。
● 专线对联盟和平台的忧虑?
看着雨后春笋般的联盟与平台,每个平台都俨然一副救世主的模样,各种模式异彩纷呈,仿佛都要拯救专线于水火之中。单专线企业对联盟和平台都有哪些忧虑:
1、一步一步走来的专线该何去何从呢?
2、平台就是专线万能的救世主吗?
3、要不要将这么多年辛苦打拼、赖以生活的公司和盘托出呢?
4、是托付给联邦制的联盟呢?还是君主制的平台呢?
5、会不会与虎谋皮、引狼入室呢?
6、万一这终生大事托付的是薄幸郎呢?
7、万一解体后,我能剩下什么,谁来保证我的未来和生活呢?是不是继续埋头深耕细作,再干上他几年,边做边看呢?
在当前市场条件下,专线早已进入微利时代。专线是企业主们赖以生活和生存的命脉。谁要想动他们的“饭碗”,必须了解他们忧虑什么,害怕什么,在想什么。
● 专线需要的是一个中立的“联合国”
就当前的运力整合平台而言,专线迷茫的不是联邦制的“联盟”更不是“君主制”的平台,它需要的是一个能够跳出物流的协同组织——“联合国”。就平台而言,利他性是首要的,互联网思维更深层次地演绎了平台战略,未来商业模式的竞争将是平台间的竞争。
但单打独斗的专线,作为平台产业链上的一个基础单元,无论平台对产业价值链怎样进行重组。专线的基础功能作用绝不可能缺失。货物要运送,这是基础。平台的盈利只能是在客户需求节点上来寻找盈利契机。微利的专线在平台战略里应该是“补贴方”而非“付费方”。
就平台或联盟对专线而言,平台或联盟的角色必须是中立的,而且应该是面向行业和社会的,绝不能做成企业行为。否则,即便你的网络化和信息化再强,你还是逃脱不了一个单体企业的“原形”。还会成为市场竞争战火中的一员。个人认为,平台或联盟对专线必须要在根本上满足几个基本条件:
1、角色中立,不做具体业务,不抢专线业务。
2、专线产生的价值的就是专线的,平台产生的价值也有专线的。
3、不做减法只做加法。能够在保证专线原有利润或价值不变的基础上,加资源、加覆盖、加营业额、加利润、加品牌效应。
微利时代的专线,作为平台基础单元的专线,一旦被做了减法,势必就会动了他们的奶酪,就会形成内部利益冲突,平台就会失去核心价值,最终演变成一种企业内部行为,成为平台产业战火中的一员。
● 相关阅读:
注:本文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请尊重版权保留出处,一切法律责任自负。卡车之家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卡车之家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