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原创】节油方法千千万,学会一条每一条都有省油的原理。今天,卡家小百科总结了一些节油秘籍,我们根据其实现的容易程度分为驾驶技术、车辆配置2类,那么话不多说,您赶紧看吧。
每台发动机都有高效区间,让发动机尽可能地工作在高效区间,是节油的关键。
起步控制
比起慢吞吞的龟速起步,大脚油门起步会更省油,这样能让车辆尽快进入巡航阶段。
可能有人要说,大油门最费油,确实如此,但起步那几秒烧出去的油,会在巡航阶段弥补回来。而且在国六阶段,大油门让排温更高,催化系统工作效率更高,变相的也会为你节油做贡献。
巡航阶段
车速起来以后,利用挡位将发动机转速控制在经济区间,以解放的6DM2、6DM3为例,经济转速区间为1100-1200转。保持脚下油门稳定,开度30%上下,切记不要风琴脚,一会高一会低。
合理车速,切勿忽高忽低。不管是国道还是高速,当车速超过70以后,风阻对油耗的影响愈发明显。这时油耗里有三分之一甚至一半都用于克服风阻。控制好合理的车速,是节油的关键。卡家小百科建议车速在80km/h时,是时效和油耗的最佳平衡点(根据车型动力链配置略有浮动,但基本大差不差)。
爬坡阶段
卡车上坡,那叫一个费劲。为了让时效和油耗都能折中,小坡冲,大坡稳就是面对坡道的原则。
小坡,可以提前加速,让车辆有足够惯性冲到坡顶。
大坡,还是适当加速,当车辆惯性消失,发动机吃力时,还是利用挡位将发动机转速控制在经济转速上限(1400-1500转),并以70%的油门开度行驶,同时,稳定住油门,切忌忽大忽小。
下坡阶段
可以完全省油的阶段,但一些“老”司机还是愿意挂空挡。这样愚蠢而危险,同时还更费油。
从国四开始,发动机就都是电喷。带挡下坡发动机完全不会喷油。但当你挂上空挡那一刻,发动机为了维持怠速,就会不断喷油。
预见性驾驶
老生常谈了。经验丰富的司机,观察路况绝对是一把好手。在高速上,他们的视野是前方目光所及的道路,而不限于眼前。
在市区国道,他们的目光是前方2个甚至3个红绿灯外。真正的高手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是少踩刹车。
除了上面这些驾驶技术外,车辆配置也是影响节油的关键。
把胎压打上12个甚至13、14的司机不是少数。这样做的理由很简单,胎压高,轮胎变形量小,滚阻更小,更省油。
道理是没错,但是在边际效应下,胎压打得过于高,最后的省油效果也没那么明显,还会导致胎面中部磨损过快,降低轮胎寿命,减小抓地力。
因此,卡家小百科建议,轮胎胎压不要超过建议值的15%。例如原厂建议9.5bar,我们最多打到11个。油耗降低了,车也不颠,同时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都能提高。另外,更换大单胎节油的效果会比高胎压更加明显。
风阻让你油耗倍增
风阻对油耗的影响,让卡车笨重的造型也开始向高铁飞机靠拢,从导流罩成为卡车的标配,到特斯拉Semi独树一帜的造型,注定未来卡车的设计趋势。
为了减小风阻,流线型的车头、侧方的侧裙板、驾驶室后方的扰流板,以及挂车的尾翼,都是减小风阻的利器。
风琴脚:
油门不稳、油门忽高忽低,发动机不能稳态行驶,负载忽上忽下,发动机无法节油运行。
憋车:
憋车行驶,拖挡行驶,发动机即便能驱动车辆,但是负荷较大,消耗的燃油一样多。
低转速:
转速低,才省油,道理没错。但别人8小时跑到,你花9小时甚至10小时。你发动机比别人多运转2小时,你敢说你省油?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