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有个习惯,喜欢把那些某个领域的领先者称为“xx之王”。在卡车界也不例外,这个被称之为“公路之王”的商用车品牌就是斯堪尼亚。
他浸淫商用车领域多年,如果把他比作一个男人的话,他就是那种成熟有味道的类型,不仅长的帅还很多情。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他的情史,原来他是这样的斯堪尼亚。
▎迷失东洋
斯堪尼亚作为商用车领域的头部玩家,以他的实力和魅力到任何国家都能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日本作为东亚强国,其发达的经济催生了庞大的商用车市场。斯堪尼亚当然不会对这块肥沃的市场视而不见。
新千年初期斯堪尼亚决心到日本播撒自己的种子,这就需要在日本找一个“老婆”。找谁呢?以斯堪尼亚在商用车领域的江湖地位,配得上他的必然也应该是日本国内数一数二的厂家。
这时“日野”这个名字出现在他面前,作为当时日本国内第一的卡车制造商,和斯堪尼亚可谓门当户对。
于是爱情的火花就在斯堪尼亚与日野之间熊熊燃起,日野欣赏斯堪尼亚的内涵与修养,斯堪尼亚看中日野在日本的家世背景,借着日野在日本的销售渠道尽情播撒自己的种子。于是就有了他们的爱情结晶“日野斯堪尼亚”。
(是的你没看错,这不是P的,这是日野斯堪尼亚)
双方于2002年牵手,在日野的帮助之下,斯堪尼亚顺利的打开了日本市场。对于这种强强联合的婚姻,外界都比较看好。为表诚意斯堪尼亚的产品在日本上市都会进行一些符合日本国情与用车习惯的改造。比如下图红圈里日式特色的外摆镜。
(红圈里日式特色的外摆镜)
可以说斯堪尼亚还是很看重这段姻缘的,但是再好的姻缘也耐不住“经济问题”的冲击。销量的惨淡为斯堪尼亚与日野日后的分离埋下了伏笔。从二者2002年牵手到2011年分手,斯堪尼亚借着日野的帮助在日本大概只销售了400台牵引车。
斯堪尼亚想要更多的播撒种子,日野却心有余而力不足,那就分手吧。尽管单身,但东洋景色仍旧迷人,斯堪尼亚独立在日本建立销售和服务公司,继续扎根这块土地。
(日本镀铬狂魔的称号不是随便说说的,斯堪尼亚也难逃魔爪)
▎泡菜味的爱情
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在上世纪80年代经济发展迅猛,浑身上下都散发着青春的气息。斯堪尼亚虽然远在西欧也被这股气息所吸引。
播撒种子的欲望在斯堪尼亚的身体里萌动,奈何韩国天高路远在这块陌生的土地,斯堪尼亚就是个小白,找个当地的老婆是个不错的选择。
1986年斯堪尼亚牵手韩国亚细亚汽车工业公司,借亚细亚公司的销售渠道在韩国进行销售,但前提是必须挂亚细亚公司的标。
(挂亚细亚公司车标的斯堪尼亚)
在1976年的时候,亚细亚公司被起亚汽车收购,因此有部分斯堪尼亚的车型也会挂他老丈人的标(起亚标)。
(红圈内的起亚标)
严格来讲以亚细亚公司的实力与斯堪尼亚并不般配,后面的1998年亚细亚公司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香消玉殒可见其实力不强。这点斯堪尼亚想必心里有数,因此在1995年的时候就选择自己在韩国建立销售服务公司,与自己的韩国老婆分道扬镳。
这场充满着泡菜味的爱情,在斯堪尼亚心里有怎样的地位无人知晓,在亚细亚公司陨落之后,不知道斯堪尼亚有没有悲伤。
(将老婆的名字刻在身上这种秀恩爱的方式斯堪尼亚没少干)
▎美国汉堡不好吃
斯堪尼亚一直觉得欧洲这块地方有点小,应该要去更广阔的地方去闯一闯,同属西方文明阵营的美国,不单国土面积大,经济上也是雄冠全球。
1985年斯堪尼亚怀着满腔热情开始闯荡美利坚,去美国打天下,斯堪尼亚可是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携旗下P/R/T三大系列的豪华阵容。
高顶的R系列和长头的T系列主打长途运输,平顶的P系列主打中短途运输。斯堪尼亚通过给旗下车型配备11L排量的DSC11型发动机,使其动力达到美国当时的主流水平。并且凭借不错的燃油经济性获得了一批客户的认可。
斯堪尼亚在进军美国之后确实挺用心的,并没有在美国拈花惹草,一直醉心于事业。但有时努力不一定能得到想要的回报。
因为一直销量不温不火最终斯堪尼亚在1992年放弃了向美国出口卡车,转而在美国着力发展工业及船用发动机业务。斯堪尼亚想要将旗下商用车扎根美国的梦想破灭。
(加长驾驶室的斯堪尼亚T系列)
仔细分析下这并不是斯堪尼亚产品力的问题,只能说斯堪尼亚的卡车并不符合老美的胃口。老美钟情于大鼻子长头卡车,即便是斯堪尼亚旗下的长头T系列和纯正的美式重卡放在一起仍旧显得小资。
至于另外的P和R系列这样的平头在美国就更不会有人喜欢。在这点上,沃尔沃就做的比较好,照着老美的喜好专为北美市场开发本土车型,沃尔沃的牌子美国味的造型设计,自然就招老美喜欢。
(带生活舱的斯堪尼亚T系列,和美式重卡相比仍显小资)
(这才是老美要的美国味车型)
▎斯堪尼亚在中国的一次“撞衫”
(一次邂逅,后面的故事会是什么呢?)
▎你虽多情依然爱你
作为一名斯堪尼亚的车迷,调侃了他这么多,他的历史积淀,他的品牌文化,他对商用车制造的理解都是笔者喜欢他的原因。仅以此文让大家了解斯堪尼亚的更多的故事。(文/卡家号:小K)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