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原创】卡车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影响使用体验的因素可谓涵盖了方方面面,对于厢式货车而言,厢体其实也是重要一环。小编在去物流园的时候也有特别注意过,有的货厢厢体锈蚀严重、合叶关合时生涩;而有的货厢经过多年使用后仍然光亮有质感,开合顺畅。除了卡友们日常使用中的保养因素以外,其实厢体原本就有着巨大的差异,这也就导致了使用一段时间后两种厢体显现出了巨大差异。
对货厢有了解的卡友都清楚货厢大体可以分为委改厢和原厂标准厢,委改厢又分为了大委改和小委改,大委改就是主机厂造好的二类底盘直接开到指定改装厂去安装上装;小委改就是购买二类底盘自行联系箱厂制造上装。而原厂标准厢则是主机厂深度参与到上装的设计、生产环节;或者指定某几个实力雄厚的货厢厂进行
我们在走访时就遇到了奥铃原厂厢,大家也可以拿自己的货厢与本文中的原厂厢比对一下,看下究竟谁“技高一筹”!
● 痛点催生黑科技上装
对于拉货的卡车而言,自重绝对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自重越重那么合规能拉的货物也便越少,效益也就上不去了。追求轻量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效益的追求,让用户合规多赚。
奥铃原厂厢采用了全新造型风格,全新的弧形顶棚、采用了高强钢的底板总成和多处高强钢材让厢体的重量得到了更好的控制。
其次,为了降低整车风阻,很多追求低风阻的卡车都将货厢前立柱设计成了圆角。在这一方面,奥铃的原厂厢的前主柱使使用了R50大圆角,使流经厢体的空气阻力降低了3.5%。可不要小看这3.5%,在体系化节油里,每一处优化降低风阻的细节都很有意义,综合起来就能带来显著降低油耗的效果。
而该车的厢体使用阴极电泳工艺,同时厢内还配备了辅助阳极系统,尽可能保证厢内电泳膜完整。全机器人涂装工艺,漆膜厚度达到了70um,通过了720小时盐雾试验测试,防锈蚀能力得到了显著改善,在沿海地区使用的寿命得到了延长。
而铰链设计也充分考虑了防盗功能,奥铃原厂厢的铰链只能从厢内进行拆卸,厢外无法进行拆卸。并且铰链使用了锻造件,刚性高,外观彰显简洁大气。
细心的卡友应该还能发现一处细节,那就是该原厂厢顶部采用了模具冲压成型的弧形顶棚,这一处设计使得在雨雪天气顶部的雨雪更易顺着厢体滑下来,不存水更加安全。
在雨雪天气中货厢密封条设计就至关重要了,该原厂厢采用了内置密封条设计,防老化更美观。这里还有一处与普通货厢不同那就是其门框还采用了二级台阶,可有效防止雨水进入,提高了雨水的密封性,同时也有利于货物的进出。
左右侧板波纹焊采用机器人焊接,焊缝位置由激光实时跟踪,焊缝均匀、低飞溅、焊接过程变形量小,焊缝强度更高。立焊缝焊接、顶棚焊接采用机器人满焊,减少后续人工打胶,不仅保证了外形美观,也不会因长时间使用而造成密封不良的问题。
原厂厢的底板生产线同样是采用了机器人工作站进行熔焊焊接的,焊缝位置激光实时跟踪,全线PLC控制,消除人工焊接造成的焊接缺陷来保障产品的一致性。货厢底板采用了辊压螺纹防滑底板,一方面它强度高且更加平整,有利于货物装卸;另一方面,其防滑纹路也有利于保障车厢内装卸人员的安全。
原厂厢的栓杆、铰链等功能件为全新开发的,栓杆表面处理满足144小时盐雾试验要求,且铰链采用了镀锌+电泳+喷漆工艺,满足更高的720小时盐雾试验要求。
在车尾右侧,你甚至还能看到一个把手,这个细节处理真的是非常细。
作为轻卡上路前的最后一步,验车上牌是非常关键的一关,这就要求了车厢要在外形尺寸、质量、公告一致性、反光标识、各类灯具、防护装置等方面符合法规。从外部上我们也能看到该车在细节的处理上非常用心,无论是反光标识还是焊缝、灯光,规规矩矩令人赏心悦目。
● 编后语:
除了动力链、售后服务等,货厢质量也是影响车辆使用体验的重要一环,在选车时也应当着重考察一番。各位卡友们正在使用的货厢与本文中的货厢相比如何呢,大家觉得货厢的重要性几何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参与讨论。(文/孔祥祺 图/卡车之家)
全部评论